![](/__local/4/DE/2A/242D7FF8B211200D1AE9EDEBF0E_494E2259_6DD73.jpg)
串串葡萄掛滿枝頭
眼下,又到了葡萄成熟的季節。在定襄縣蔣村鎮上東留村的葡萄園內,連片的葡萄大棚一座挨著一座,棚內葡萄藤郁郁蔥蔥,一串串葡萄顆粒飽滿,散發出陣陣果香,十分誘人。
這幾天,種植戶李云強早早就會來到自家的大棚內,忙著采摘、裝箱、供應市場。“今年葡萄長勢不錯,每天都能賣100多斤,生意挺好。”望著滿棚的葡萄,李云強心情格外舒暢。李云強從2016年開始種植葡萄,一共經營著2座大棚。通過種植技術提升和不斷改進種植工藝、品種,他種植的葡萄在品質和產量上都實現了提升。
小小的葡萄不僅實現了李云強的致富夢,同時也“串”起了周邊村民們的甜蜜生活。劉奮田是上東留村的村民,這幾年都在葡萄園幫忙,每天能掙100元。“原來只靠種地,現在早起到地里忙完,白天再到大棚里幫忙,務工收入也不少哩。”劉奮田掰著手指頭,算著收入賬。
近年來,上東留村積極探索特色農業發展的新路子,通過“走出去”考察引進新品種,聘請農業專家開展實地指導、講座授課,使葡萄種植逐漸從摸索嘗試向標準化管理轉型。現在,上東留村的葡萄園內共有35座大棚,種植的葡萄品種包括陽光玫瑰、新世紀玫瑰、無核翠寶、遼峰葡萄、巨玫瑰等,平均每座大棚年產葡萄可達1250公斤左右,收益在1.5萬元左右。
產業的發展,不僅推動了農民增收,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發展新動能。近年來,該村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產業,走出了一條“一村一品”謀發展、促振興的新路徑。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為新時代新征程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礎。蔣村鎮組織委員、上東留村黨支部書記董毅表示,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繼續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葡萄、糯玉米、辣椒等特色農產品,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張玉虎 郭 姣)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