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3/6A/BB/A8185824E7119466D92B19EE2E8_5378D7DE_2A4E3.jpg)
村民在庭院里采摘蔬菜
一方庭院,承載著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走進河曲縣的各大農村,一座座庭院正悄然變身為群眾增收的新途徑和鄉村亮麗的風景線,庭院經濟正在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希望、釋放新活力。
初秋時節的河曲大地,田疇沃野,盡是豐收景象;和美鄉村,如詩如畫。走進沙坪鄉沙坪村,街巷路面整潔寬闊、綠樹成蔭,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的小菜園里瓜果蔬菜長勢喜人,整個村子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65歲的菅志強一邊摘著庭院里的蔬菜,一邊樂滋滋地介紹著他和老伴種植的蔬菜品種:“我這塊地種了十幾個品種,長得非常茂盛,種下來自己也吃不了,還能向外出售。政府還給補貼,對我們在種植上扶持也很大,咱也積極響應政策,我對種植很有信心。”
來到該村脫貧戶翟彩先的庭院,只見她正在雞舍前給雞喂食。兩年前,翟彩先利用自家閑置空地建起雞舍搞起了養殖。同時,她還在自家小院種植各種瓜果蔬菜,在政府的獎補支持下,更增強了她的種植養殖信心。
“我原來養了十幾只雞,后來在鄉政府的支持下,我又養成三十多只雞。養雞后我也有了點額外收入,夠我們日常開支,下的雞蛋吃不了我還可以再賣點錢,我對養殖很滿意。”翟彩先說。
庭院雖小,卻大有可為。該鄉通過引導農戶發展庭院經濟、幫助農戶提高種植養殖技術,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村民在家門口有了多種靈活的就業選擇,不僅盤活了閑置土地,還美化了人居環境,讓群眾生活得舒心又發展了產業,實現了環境賦能和產業富民。
沙坪村第一書記馬曉麗說:“我村按照縣委、鄉黨委的要求,大力宣傳發展庭院經濟,圍繞鄉村產業發展,依托農戶資源,充分利用家庭、院落、閑置房屋發展庭院經濟。截至目前,村里有24戶參與小種植和小養殖,他們有的利用閑散房屋養殖雞、牛等,有的在房前屋后種植有機蔬菜。村里正在積極探索采用新技術,種植新品種,有的脫貧戶種植一些‘黃姑娘’等新品種蔬菜,這些脫貧戶的種植養殖已初具規模。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村民的積極性,讓庭院經濟成為我鄉鄉村振興的一大亮點。”(謝雨村 李春梅)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