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法治頻道>>法治>>正文
“黑心”寵物糧為何屢禁不止?
專家建議盡快制定寵物食品國家強制性標準
2025年01月27日 09時58分   新華網

“最近我家貓咪在食用××款貓糧后,出現了流淚、淚痕增多的情況。我檢查這款貓糧發現,配料表是后貼上去的,揭開后發現下面還有一層配料表,兩張配料表成分不一致。”來自北京的寵物主劉希告訴《法治日報》記者,她在網上下單的貓糧有問題,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買到問題貓糧了。

“這樣的‘黑心’寵物糧,如果沒有及時發現,長期吃下去,貓咪的身體還不知道會出現什么情況呢。”對于把貓咪當成“毛孩子”的劉希來說,遇到這種情況,她非常氣憤。

劉希的遭遇并非個例。在第三方網絡投訴平臺上,有不少消費者反映買到問題寵物糧,比如購買的貓糧,商家在宣傳中表示貓糧含有鮮肉,展示的配料表上原料組成前兩位是鮮雞肉和鮮鴨肉,但買回來才發現配料表上原料組成前兩位成了雞肉粉和魚粉,里面不含鮮肉,全是各種粉;購買的狗糧,收貨后當天狗吃完就上吐下瀉,醫院檢查出是食品有問題,看完病到家仔細檢查狗糧后發現,里面已經出現發霉、腐爛等跡象。

在北京執業的寵物醫生陳淼(化名)告訴記者,每隔一周,其門診就會接診因食用問題寵物糧而身體不適的“毛孩子”,“癥狀輕的表現多為胃腸道反應,如嘔吐、軟便,嚴重的則會造成肝腎損傷”。

受訪專家指出,寵物糧安全問題,是千千萬萬寵物主密切關注的話題。相關部門應當進一步加強寵物食品日常監管,加大產品抽查和處罰力度,提高企業違法成本。建議制定完善寵物食品方面的法律法規,依法對寵物食品安全進行明確規范與調整,相關行政機關也要及時引導行業協會制定強制性寵物食品安全標準。

不少三無產品

存在虛假宣傳

記者注意到,在電商平臺上有大量的散裝貓糧狗糧售賣,有的寵物糧沒有任何配料信息,包裝簡陋,10元至30元即可購買5斤寵物糧。劉希告訴記者,有朋友曾經“圖便宜”買過“只用普通食品袋子裝著,外包裝上沒有任何生產日期、配料、生產地點等信息”的貓糧,結果“貓吃了就吐”。

“收到寵物糧后,發現商品包裝沒有生產廠家名稱和配料表,和商家溝通無果,提出查看其營業執照,也被拒絕。”北京寵物主錢圓圓告訴記者。

實際上,根據《寵物飼料標簽規定》,在我國境內生產、銷售的寵物飼料產品的標簽應當標示產品名稱、原料組成、產品成分分析保證值、貯存條件、使用說明、注意事項、保質期、生產企業名稱及地址等信息。此外,禁止把寵物糧拆包之后再銷售。

記者調查發現,網上售賣的寵物糧還存在大量虛假宣傳的行為。

在某平臺,有兩款銷量10萬+的貓糧,其店鋪的商家宣傳圖中出現了三文魚,但配料表中并沒有顯示有該成分。有消費者評論稱,奔著三文魚的原料購買,卻發現被廣告宣傳欺騙了。

另一家店鋪銷售的一款銷量超過3萬袋的貓糧,評論區多位消費者反映,其“營養配比和描述的不一樣,宣傳頁中說有高鮮肉含量,實際上全是谷物”。通過對比商家詳情頁的介紹和消費者拍攝的照片,記者注意到該商家宣傳中提到的“金槍魚、鮮雞肝”等原料并沒有出現在實際的商品中。

在不少以低價為噱頭的狗糧店鋪宣傳資料中,店家都聲稱產品擁有亮麗毛發、強健骨骼、促消化、增強免疫等功效,但當記者向其中兩家狗糧店鋪咨詢狗糧中都包含哪些成分,可以起到亮麗毛發、強健骨骼等功效時,對方都避而不談,只說“成分都有檢驗報告”。

記者在某第三方投訴平臺檢索發現,涉及“貓糧配料”“狗糧配料”問題的投訴超兩百條。不少消費者對比了包括配料表在內的產品標簽的相關信息,發現其中存在“貓膩”。出現頻率較高的投訴問題是寵物糧配料與店鋪展示嚴重不符,涉及虛假宣傳。有消費者反饋說:“商家宣傳的貓糧是0谷物0肉粉,但是收到實物后看配料表,谷物和肉粉都有。”

寵物營養師靳峰告訴記者,以狗糧為例,按照目前物價,狗糧的生產成本一般合到3元一斤,所以30元5斤甚至10元5斤的,基本不可能是合格寵物糧,如此價格的寵物糧,也不可能實現宣稱的原材料和分析保證值,其中一定存在摻假問題。

“此外,還存在寵物飼料標簽中產品成分分析保證值書寫不規范的情況,現實中有不少寵物糧會虛標,實際上根本達不到廣告宣傳的數值,甚至達不到國家要求的基礎數值。”靳峰說。

有行業從業者透露,生產寵物糧門檻相對較低,決定出廠價的主要是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想要壓縮成本,要么壓縮原材料的成本,要么通過精細化運營減少人工成本。部分工廠不具備產業規模去做精細化運營,因此想方設法壓縮原材料成本賺取利潤,導致“黑心”寵物糧屢禁不止。

抖音粉絲超百萬的獸醫師周橋梁說,成本價為一兩元的寵物糧,里面可能還添加了化學性的誘食劑,“因為劣質寵物糧沒有肉香味,只能添加這類誘食劑吸引寵物進食,這很容易損害寵物健康”。

遼寧瀛沈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國照代理過多起和寵物糧安全有關的案件,他發現寵物糧市場存在不少亂象,比如某些寵物糧中添加大量防腐成分,有些臨期寵物糧會被商家重新印上生產日期及保質期,改頭換面重新售賣。

“毒”狗(貓)糧讓寵物主感到恐慌。每當家里囤的狗糧快用完時,北京市民王蕓都會“忐忑不安”,長時間在多個社交平臺查看關于各種寵物食品牌子的測評帖子,從中尋找適合自家狗的口糧。

“寵物糧市場很混亂,養犬多年,我至今不能確認哪款狗糧完全值得安心購買。”王蕓坦言。

直播制作鮮食

質量難以保證

鏡頭前擺滿了雞胸肉、牛肉、三文魚、羊肝、南瓜等新鮮食材,顯眼的位置放著白底紅字的“狗狗配料表”或者“貓貓配料表”,在短視頻直播平臺,有不少店鋪正在直播制作新鮮的寵物糧。

“都是看得到的真材實料,各位可以放心,‘毛孩子’都是愛吃的。我們的鮮食可以當主食,也可以當零食。”主播們反復強調——“都是0添加、0防腐、0誘食劑,不是顆粒狀,是肉糜。”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已有不少類似的自制產品“寵物鮮食”“寵物鮮糧”出現在網絡直播間,因為其“原材料看得見,讓人放心”,受到不少寵物主的追捧。

在某短視頻直播平臺,一位主播在40分鐘內展示了寵物鮮食切配、清洗、斬拌、灌裝的制作流程,不斷強調“我們是一鏡到底全流程直播,大家可以看到所有步驟,我身后的門推開就是滅菌和制熟的車間”。

但在直播和相關商品的評論區,卻有不少網友對于這類寵物鮮食的肉質來源、鮮食配比和保質期表示擔心,懷疑此類直播間有沒有生產許可證等;也有網友表示,他們的寵物吃鮮食后健康出了問題。

山東濟南的董路2024年11月中旬給自家的貓買了一箱鮮貓飯,到貨后打開一包鲅魚味貓飯給貓吃,吃完后不久貓就發生了嘔吐現象,剛開始吐的是吃進去的貓糧,之后就是粉紅色的液體。董路帶著貓和貓飯來到寵物醫院,醫生檢查后表示是貓吃的東西有問題。

“本想讓自家‘毛孩子’吃得更營養健康,沒想到卻成了這樣。”董路說,在向商家反映情況后,對方將購買鮮貓飯的費用退回,并支付了醫藥費用。

對此,靳峰表示,如果直播間的商家并沒有經過專業學習和培訓,也沒有配方計算工具,是不太可能做好寵物糧的。寵物食品的配比是一門專業,想做出科學營養的寵物食品并不容易。如果不能保證寵物食品科學營養的配比,會導致寵物總體營養攝入不均衡,出現某些營養素過高或過低的問題,風險累加起來會危害寵物健康。

在北京從事寵物養護行業的劉軍告訴記者,寵物食品中,哪怕標明成分的全價糧(營養均衡全面的寵物糧),有些也可能所含碳水過高,導致寵物產生牙齒問題、心血管問題和肝膽胰腺問題等,更何況寵物鮮糧了。

“為了誤導寵物主,有的寵物糧在包裝上標出‘美毛亮毛、改善腸道營養、提高免疫’等功效,實際上并無此作用,有的甚至為了所謂改善寵物腸道,違法加入某些治療腹瀉的藥物。”劉國照說,實踐中甚至出現了“只要吃不死,就往死里加”的現象。

制定強制標準

加強抽查處罰

因問題寵物糧引發的糾紛多發,但受訪寵物主表示,維權困難重重,即使相關監管部門對寵物食品商家進行了相應處罰,但賠償往往難以落實到位;即便選擇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能會因為無法提供能夠證明兩者存在因果關系的證據而陷入維權困境。

劉國照說,在法律層面,我國沒有將寵物食品安全納入立法,雖然有部門規章,但規制力度不夠,有寵物主曾向地方相關監管部門投訴,結果收到“未將寵物食品列入相關監管抽查范圍,無法約束相關生產者及銷售者”的回復。

有業內人士指出,根據寵物食品相關國家推薦標準,寵物糧包裝物上應附有標簽,標明產品各類信息,但這一標準只是推薦性標準而不是強制性標準。

“GB/T 31216-2014《全價寵物食品 犬糧》和GB/T 31217-2014《全價寵物食品 貓糧》均為GB/T開頭的標準,屬于推薦性標準,有別于GB開頭的國家強制性標準。”劉國照說,在寵物食品檢測數據方面,因為沒有科學翔實的寵物營養數據系統和專業研究機構,導致我國寵物食品的檢測數據無法得到擴充,寵物食品的相關標準過少過低。

如何規范寵物糧市場,讓“毛孩子”吃得放心,讓寵物主安心?

劉國照建議,相關部門應制定寵物食品國家強制性標準,對不符合相關標準的寵物糧強制性下架直至退出市場;加強對寵物糧市場的抽查及監管,對偽造營養成分、生產日期等現象進行嚴厲打擊;在主管部門指導下,制定寵物食品行業規范,集中整治行業亂象,讓行業中的灰色地帶越來越少;加強對消費者的普法宣傳和引導,通過媒體宣傳、公益講座等方式,提高消費者對寵物食品安全的認知和辨別能力,鼓勵消費者選擇正規渠道購買寵物食品。

靳峰說,應當出臺行業規范,要求寵物糧領域的從業者在入行前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了解涉及的法律法規。可以通過在院校內接觸學術知識、參與行業論壇或者進入社會層面的專業機構進行系統學習。

“只有建立更完善的制度機制,形成具有強制力的行業標準,才能提升寵物食品的質量。寵物對主人的信賴是無條件的,消費者對市場的信任則是有條件的,這種信任來自企業的守法、產品的質量、監管的完善以及法律的威懾。”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黃尹旭看來,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寵物食品的日常監管,加大對產品的抽查和處罰力度,提高企業違法成本;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依法對寵物食品安全進行明確規范與調整。(法治日報記者 趙麗 實習生 張雅婷 文中受訪寵物主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蔡文斌)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