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畢業季
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
是廣大畢業生的夢想
此時
“高薪招聘”“面試包過”也趁機出動
不少求職者因涉世未深
被各類誘人信息蒙蔽了雙眼
不僅落得“錢職兩空”
甚至鋃鐺入獄
不免讓人唏噓和惋惜
……
李小明(化名)畢業后開始到處求職找工作,可因為專業限制等原因屢屢碰壁,這讓李小明很受打擊。一天,李小明在求職軟件上被一則待遇優厚的招聘信息所吸引,求職心切的李小明十分心動,趕緊按照網上提供的聯系方式跟對方取得了聯系。
對方稱自己叫趙大江(化名),是一家公司的專職招聘人員,聊天中,趙大江表示工作地點在武漢,并承諾面試通過后每月薪資為8000元。看到如此難得的機會,李小明不假思索欣然同意,幾天后在趙大江的引導下到達了武漢。
雙方見面后,趙大江提出自己的銀行卡因交易過多導致限額,需要借用李小明的銀行卡。為了拉近和趙大江的關系,李小明把自己的銀行卡、密碼及支付寶支付密碼提供給了趙大江,由他用其手機及銀行卡操作,隨后該銀行卡收到安徽省巢湖市被害人小盛被騙資金55000元。
趙大江將錢分兩筆通過李小明的支付寶、云閃付轉到其銀行卡上,第一次趙大江帶著李小明的手機和銀行卡到銀行ATM機上跨行取款,第二次在銀行ATM機上進行無卡取現時,李小明配合進行刷臉認證,將能取出的錢交給了趙大江。期間,趙大江提供給李小明住宿餐飲費用每天300元,在銀行卡緊急止付解除后,李小明將解凍的5000元取出放在家中,直至案發。
法院判決
忻府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李小明明知是犯罪所得,仍配合他人轉賬并提供刷臉服務,其行為已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結合其犯罪情節、認罪悔罪態度等,依法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被告人李小明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法官提醒
畢業季來臨,大學生應聘求職進入高峰期,大家或多或少都存在“求職焦慮”,部分大學生求職心切,看到“高薪招聘”等信息,不做篩選盲目輕信,最后上當受騙,落得“錢職兩空”。
在此法官溫馨提醒,在應聘之前,應到正規的人才市場選擇有營業執照的正規公司,并可通過市場監管部門官方網站查詢企業的注冊信息,以初步甄別企業真偽。不要輕信“月薪過萬”“待遇豐厚”等信息,不少騙子喜歡以此進行詐騙,求職者應注意甄別。凡是承諾“名企實習”“包過”但要收取相關費用的,請不要貿然輕信,更不要匯款、轉賬,同時務必提高警惕、切勿輕信他人,否則可能存在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的風險,如果遇到騙局,盡快撥打110報警或向法院起訴。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