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4月7日電 (記者熊旭 陳燦)今天, “2016世界一流大學校長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國內外30多所大學校長共同參會,探討創新驅動發展時代大學的使命和責任。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出席論壇并致辭。
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是一個高等教育大國,但還不是高等教育強國,在教育教學理念、人才培養模式、資源配置、結構布局等方面與世界高等教育強國還有一定差距。我國高水平大學要肩負起歷史使命和責任,帶動全國高校,提升我國高等教育整體實力和水平,推動實現我國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的歷史性轉變,更加有力地支撐引領和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 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說,目前,上海正按照國家的要求,大力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在這一過程中,高水平一流大學起著舉足輕重的支撐作用。一流學科是一流大學的關鍵,高校發展要在學科建設上下工夫,努力形成學科高原上的高峰。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姜斯憲代表上海交通大學致歡迎辭,他表示,今年是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20周年,此次校長論壇是學校與國內外著名大學交流治校經驗,形成發展共識的重要機遇。開放是一流大學的特質,創新是一流大學發展的特征。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一流大學的時代使命。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做了題為“挑戰與變革——創新型大學的責任和擔當”的主題報告。他說,社會需要以創新型大學為關鍵節點,構建更有效的創新網絡,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創新主體之間穿針引線,共同解決全球問題。創新型大學有能力串聯起不同利益取向的創新主體,協同發展實現共贏,將大學的創新人才培養和知識創新的能力提升到新的境界,進而對社會發展發揮巨大的、持續的、積極的、不可替代的影響力,為人類共同目標而努力創新。這也是創新型大學不可推卸的責任和應有的擔當。
本次論壇期間,中國首批九所“985”大學(C9)與英國羅素大學集團(The Russell Group)、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LERU)、澳大利亞八校聯盟(Go8)代表,聯合簽署了《上海宣言》意向書,呼吁全球創新型大學從人類命運共同體更為長遠的利益出發,共同致力于更加創新的研究,培養創新人才、促進創新思維、聯結創新網絡,推動國際創新型大學用更開放的態度打造更密切、務實的合作關系,為一流創新型大學建設、人類社會發展掀開嶄新的一頁。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