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
出于環境保護目的,泰國政府自5月以來無限期關閉了南部達差島,擔心蜂擁而至的游客對當地環境造成永久性傷害。
旅游業是把雙刃劍。發展得好,拉動經濟發展、幫助當地人脫貧致富。過度發展則加重生態負擔,不僅威脅經濟發展,還令當地人喪失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受過度旅游所累,從泰國海島到珠穆朗瑪峰,不少世界知名景點陷入生態危機,淪為“失落的天堂”。
【喧囂的海灘】
尋找一片人跡罕至的海灘,開始一段安靜悠閑的旅程,這是不少旅行者的夢想。然而,游人的到來卻令越來越多偏遠的地方變身熱鬧的景點,喪失當初特有的天然、靜謐氣質。
好萊塢明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出演的電影《海灘》描述了背包客尋找不為人知的海島的故事,泰國南部的皮皮島是片中海上“世外桃源”的取景地。
現實中,呈啞鈴形狀一大一小兩個島嶼組成的皮皮島早已是游人如織的旅游勝地,島上遍布商鋪和酒店,每天有大量游人、商販往來,難有片刻寧靜。
泰國旅游理事會的數據顯示,每年有140萬游客造訪皮皮島,而這兩座島嶼中的大皮皮島僅寬3.5公里、長8公里。
泰國政府無限期關閉的達差島起初也是一座鮮有人知曉的小島,因為沙灘細白、海水湛藍吸引了大批游客到訪,變為熱門旅游地。
泰國農業大學漁業系副主任吞·塔隆納瓦索瓦說,由于旅游業發展迅速,達差島上一片可容納70人的沙灘每天有1000多名游客到訪,還不包括在那里停靠的游船和擺放的食品攤位。
越來越多游客渴望踏足人跡罕至的景點。隨著旅游業持續發展,能夠長期保持天然面貌、免于過度開發的景點并不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顯示,2014年全球有11億次國際旅游,比一年前增長了4.4%。
【繁忙的港口】
技術進步令人們更方便地旅行,也加劇了旅游業對生態環境構成的威脅。
在旅游業推動下,不少以自然風光著稱的景點成為繁忙的旅游集散地,蜂擁而至的游客令當地環境不堪重負。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最初以寧靜的風光揚名世界,如今卻成為全球第二繁忙的游輪到訪港口。
加勒比海地區是游輪熱衷拜訪的目的地,來自世界各地的船只每年拜訪當地港口6.3萬次,在當地排放8.2萬噸垃圾。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1999年雜志數據顯示,平均每艘游輪搭載近2000人,包括600名船員和1400名乘客。
游輪上每名乘客平均每天制造3.5公斤垃圾,遠高于當地人平均每天0.8公斤的水平。
【擁擠的珠峰】
即使在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專為登山而來的游客也日漸增多,甚至在登頂珠穆朗瑪峰的途中引發擁堵。
自從1953年人類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以來,已經有7000多名登山者登頂珠峰,更有數萬名登山者在珠峰腳下扎下帳篷。在天氣好的時候,一天之內就會有200多人登上珠穆朗瑪峰。
每個登山者全副裝備,帶著食品、塑料制品、馬口鐵罐頭、鋁制易拉罐、玻璃制品、衣服、紙張和帳篷等物品來到這片曾被視為人類禁區的地方,保持清潔衛生成了珠峰的一大難題。數據顯示,管理當局每年從珠峰清除1.1萬公斤人類排泄物,而遺留在山上的污物遠不止于此。
自從2014年春天雪崩發生山難以來,珠峰的登山活動暫告停歇,但在今年春天又再次升溫。(袁原 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