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低空經濟明確為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打造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
山西是中國通用航空的發源地,歷史文化悠久,自然條件優渥,產業基礎扎實,發展通航得天獨厚。省委、省政府對通用航空業高度重視,始終堅持高位謀劃、高位推進。
自2018年獲批國家通用航空業發展示范省以來,我省出臺多項規劃政策并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培育通航產業實體與新興市場,提升人才科教與創新引領水平,為建設山西通用航空業發展示范省筑牢了堅實基礎,以通用航空產業為主體的低空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新階段。
當下,我省航空應急救援、醫療救護、無人機植保、航空護林保障能力不斷提升,航空測繪、環境監測、人工影響天氣等通用航空服務領域不斷擴大,航空類執照培訓、飛行體驗、無人機研發應用等綜合服務體系逐步形成,航空與人才培養、文化旅游、休閑康養等業態深度融合發展的新業態逐步顯現。全省通用航空業呈現出“飛起來、熱起來”的良好態勢。
1956年,一架從蘇聯購進的安-2型飛機飛抵晉城上空,開展航空物探放射性磁測飛行,這次通航作業拉開了山西通用航空發展的大幕。
同年,太原、長治、大同3所航空運動學校相繼建成,山西成為全國最早開展航空體育省份之一且是全國范圍內唯一擁有3個航空訓練基地的省份。
1973年,中國民航第二飛行總隊從長治遷往太原,與民航山西管理局合并。山西由此成為中國通用航空的主要基地,面向全國執行多種通航作業項目。
撫今追昔,激蕩情懷,時代已翻開新的一頁,山西肩負使命、重燃薪火:2018年獲批國家通用航空業發展示范省,2022年太原市獲批國家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
2023年8月以來,全省上下按照“五個起來”——應用場景搭起來、基礎設施建起來、產業鏈條抓起來、品牌影響塑起來、政策保障強起來的工作要求,在低空經濟這條賽道上踏上新的征程。
無人機+產業,應用場景加速拓展傳承通航文化,全方位激發無人駕駛發展潛力
今年1月1日,我國《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正式施行。在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中,無人駕駛航空已成為先進生產力的重要載體。
在我省,農業植保、電力巡檢、環保檢測、交通巡查、物流運輸、應急救援、測繪與勘測……從農業到工業,從野外到城市,從娛樂生活到專業領域,無人機的多功能性和便捷性使其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起飛,“鳥瞰”,拍攝……6月17日,一架大疆御3E無人機騰空而起,盤旋在太原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施工現場上空,定格下T3航站樓實現混凝土主體結構封頂這一重大階段性進展!
“自項目開工以來,應項目指揮部和施工建設方要求,已經不定期飛了43次,累計飛行時間129小時。”山西通用航空無人機有限公司市場運行部負責人閆映多次執行作業任務,他說,“無人機在重點項目施工進度留存數據電子化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對于今年年初引起社會極大關注并被廣泛看好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eVTOL,我省也不甘人后。今年春節期間,兩架“空中的士”在晉中市左權縣上空飛行展示,這是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在山西的首次試飛。
近日,太原西山生態文旅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與廣州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訂購50架EH216—S無人駕駛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用于旅游觀光、載人交通等低空場景,并以此為契機著力打造太原低空經濟產業園。
打開思路,科技賦能,無人機可以實現更多場景——人工影響天氣大型無人機大同首飛,拉開了無人機在山西乃至華北區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序幕;山西電網在晉城首次使用長續航、耐低溫氫能無人機開展自主巡檢;無人機開展農險理賠業務,累計飛行2萬余平方公里;太原“演唱會經濟”迎來熱潮,無人機表演點燃現場激情,助力“歌迷之城”建設……伴隨著技術的迅猛發展,無人機廣闊的應用前景意味著低空經濟巨大的發展潛力和邊界的極大拓展。
保障+需求,基礎設施持續建設布局“天空之城”,錨定目標跑在前列
6月12日8時,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的學員已經開始了一天的飛行訓練,轉場飛行、低空通場、儀表進近、目視起降……陽光灑滿芮城新南張機場跑道,為幾架單發西銳SR-20和雙發鉆石DA42型通用飛機鍍上一層金色。
自去年開航以來,新南張機場與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達成了穩定合作關系,截至6月16日,學員們累計飛行天數192天,完成起降23835架次,安全飛行3105余小時,平均每天飛行120余架次。
建造一個機場,騰飛一座城市。去年6月9日,總投資3.5億元的新南張機場正式通航,不僅為公、商務旅客往來和貨物運輸搭建起便捷的空中通道,更帶動當地拓展了飛行訓練、地勤培訓、載客體驗等多項通航業務。由“飛起來”向“熱起來”轉變,這一通航機場“新秀”已累計實現安全飛行26854架次、3370余小時。
“低空經濟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激發區域經濟活力,吸引資金、技術和人才匯聚,提升芮城縣在區域經濟版圖中的地位。”芮城縣通用機場服務中心副主任劉汪說。
加快布局“天空之城”,基礎設施建設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首要前提,通用機場的數量及運行情況,則是反映通航行業發展情況的風向標之一。
目前,我省已建成太原堯城、大同南六莊、芮城新南張、屯留沙家莊、長治沁源、陽泉東梁、靈丘武靈等7個跑道型通用機場,鄉寧、陽高通用機場在建,繁峙、陽城、萬榮通用機場獲批立項,武鄉、原平、右玉、河曲、吉縣、陽曲等多個通用機場正在推進前期工作。
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強運輸機場增設通用航空功能設施,完善通航專用機坪、機庫及維修區等,進一步滿足了通航作業、短途運輸、低空旅游、應急救援等通用航空發展需求。
4月24日,六棱山航空飛行營地項目奠基儀式在陽高縣鰲石鄉舉行,其有望成為我省又一個集飛行運動、訓練、體驗、科普教育以及旅游度假、休閑娛樂、康養為一體的綜合性營地。
“低空運動有著很強的群眾參與性,是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基礎與基石。”省航空運動協會副主席、秘書長孟利飛表示,建設航空飛行營地,是貫徹落實國家、省通用航空、低空運動發展相關政策的實際行動,對加快推進我省國家通用航空業發展示范省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省已建成太原堯城、大同南六莊和長治屯留沙家莊等12個航空飛行營地和太原市第十二中學校、北大培文晉中實驗學校、臨汾第一中學校等12個校園航空飛行營地。
“華艦集團錨定2025年底全省布局建設30個飛行營地的目標,積極對接多地,就飛行營地建設方案進行研究,圍繞營地選址、建設規模、投資模式、產業賦能等方面進一步討論完善,將力爭在本年度完成3個飛行營地的奠基開工。”華艦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龍頭+集群,產業鏈條優化完善錘煉產業,提升傳統優勢培育新興力量
今年3月,一則消息引起業界關注,山西航產集團與航空工業昌飛集團就直升機維修制造項目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采購10架AC311A直升機。項目的成功引入有助于推動我省打造通用航空產業制造、運營及服務產業鏈,加快通用航空軍民融合發展,對低空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依托龍頭企業帶動,漸成產業集聚之勢。在山西通航產業的版圖上,太原、大同、長治三市擁有一定規模的通航企業,航產集團、華艦集團、太航儀表、禧佑源航空、迪奧普科技、山西喆航、山西支點、中德輕飛、成功通航等企業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增強。
太原在航空材料、儀表、維修等領域產業基礎雄厚,又獲批國家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發展航空產業有基礎、有優勢。今年以來,太原實現本土航空“零”的突破;簽約直升機零部件加工生產項目;批量引進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山西喆航成為全國第一家取得輕型直升機適航證的民營企業,與比利時公司簽約4缸航空發動機聯合生產/售后維護中心項目;禧佑源航空與中國商飛深度合作,與霍尼韋爾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成為C919飛行控制系統及其相關航電產品的經銷商之一……太原緊抓“低空經濟”發展歷史機遇,乘勢而上,亮點紛呈。
作為全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示范市,大同聚焦“輕型航空器、無人機和品牌服務”三大領域,瞄準“通航運營為牽引、通航制造為重點”的發展目標,著眼低空經濟增長點,著力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園區建設、加緊招商引資,中德輕飛、北航長鷹蜜蜂、航源眾誠動力、山西維頂等一批項目先后投產運行,通航產業實現長足發展。
經過多年發展,我省通航產業鏈條不斷完善優化,傳統優勢企業轉型提升,新興企業蓬勃發展。既有山西鋼科、航宇新材料、銀光鎂業等骨干企業聚焦金屬材料、航空鋼材,太航儀表、大同航空動力、山西支點等打造“山西智造”、填補國內空白;又有山西通航、華艦航空等中堅力量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機場服務、人員培訓、航務代理、航空器維修保養等運營服務;還有山西喆航、迪奧普、成功通航這樣的“小巨人”和“多面手”,既能研發制造航空器,也能提供應急救援、森林滅火、大氣環境治理、短途運輸、航拍航測等通航業務。
航展+特色,品牌影響穩步提升擴大開放,對接吸納國內外優質資源
以新一代數字技術融合場景應用為主要特征的通航產業正在迅猛發展,其背后的萬億級大市場何以聚焦展現?航展經濟應運而生。
振奮人心的科研創新成果、逐步壯大的自主裝備產業、再創佳績的訂單簽約……近年來,我省深耕航展經濟,積極培育低空經濟新的增長點,“南有珠海,北有太原”的航展品牌亮了起來。
通航飛機共舞于藍天,航空盛宴展現蒼穹間,飛行設備靜態陳列,航空文化親身體驗……去年9月,2023太原國際通用航空博覽會精彩亮相。
博覽會期間,山西通航集團無人機公司在晉陽湖公園舉行了2023架無人機表演,表演規模之大,為山西首例。起落交錯的隊形、變幻多樣的燈光,通航集團以獨特的方式為本屆博覽會助力宣傳,點亮山西通航金名片。
與前兩屆堯城(太原)國際通用航空飛行大會相比,“全新升級”的博覽會在展會內涵、活動形式、等級規格、展會影響等方面均有較大幅度提升,客流量再創歷史新高,累計接待觀眾15萬人次,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一流通航會展品牌初步成形。
我省還成功舉辦了2019年全國跳傘錦標賽、2020年首屆全國通用機場與城市發展論壇、2021年通用航空高質量發展論壇、第三屆中國通用航空創新創業大賽、2019年大同航空應急救援展暨首屆中國大同航空應急救援高峰論壇、第二十一屆民航信息化發展論壇等活動,積極對接吸納國際國內通用航空業優質資源,不斷擴大開放合作,航展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今年,華艦航空將承辦航空模型國際級遙控特技世界杯賽(F3A)、全國航空模型公開賽等重點賽事。
在短途運輸方面,我省也打造了自己的優質名片。山西通航集團依托太原堯城機場,積極拓展國內短途運輸航線,優化“貫聯山西、通達省外”的短途運輸航線網絡。截至2023年底,我省短途運輸累計開通12條航線,運輸旅客32418人次,是國內短途運輸航線密度最高的省份,航線數量、飛行量和運輸量位列全國第二,實現了短途運輸從“有”到“優”的跨越。
規劃+引領,政策保障強化支撐助力起飛,護航低空經濟發展“先行”
作為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以及經濟發展新的增長引擎,發展“低空經濟”的戰略性和緊迫性不言而喻。山西是國家通用航空業發展示范省,尤其應該走在發展前列。
為發揮政策引領作用,推動全省低空經濟和通用航空業高質量發展,我省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護航低空經濟進入發展“快車道”。在《山西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18—2030年)》《山西省通用航空業發展規劃(2018—2035年)》《山西省航空飛行營地建設規劃(2022—2025年)》等重要規劃基礎上,為支撐精準招商又印發了《2024山西省重點產業招商圖譜(通用航空產業)》,統籌做好招商引資工作。
2022年,為構建集基礎建設、研發制造、銷售服務、通航應用、通航會展、人才培養等于一體的通用航空業發展格局,進一步建設通航強省,結合全省通用航空業發展現狀,省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山西省“十四五”通用航空業發展規劃》,制定了我省通用航空業發展三步走戰略,并提出到2025年實現“八個一”的目標。
今年5月,我省出臺了《山西省加快低空經濟發展和通航示范省建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在“應用場景、基礎設施、產業鏈條、通航消費、人才培育”等五方面給予“真金白銀”的支持。出臺的21條措施致力于推動“拓展通航應用場景,構建通航公共服務網絡;加快通航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運營服務保障能力;提高通航研發制造水平,強化創新平臺驅動效能;激發通航消費市場活力,營造濃郁通航文化氛圍;加大通航人才培育力度,夯實通航產業發展基礎”。
據悉,省通航辦正在抓緊編制《措施》實施細則、申報指南,讓市場主體能夠盡快享受政策紅利。同時,我省還加快設立山西省低空經濟和通用航空業發展基金,進一步推動全省低空經濟和通用航空業高質量發展。
“《措施》實施后,將起到示范引領、市場推動以及強信心和開新局的作用。”在這個熾熱的盛夏,我們滿懷期待,我們充滿信心——到2026年,山西低空經濟強勢起飛,成為全國低空經濟發展的先行區。屆時,低空飛行經濟、低空制造經濟、低空服務經濟等將全面啟動發展,設施、安全、空域、創新、市場等重要支撐持續強化提升,基本建成安全高效、互聯互通的地面基礎設施網絡,通航產業將成為全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引擎。
本版供圖:本報通訊員
本報記者冷雪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