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忻州同德科創PBAT新材料產業鏈一體化項目的施工現場,高塔比肩林立,儲罐星羅棋布,管道縱橫交錯,一千多名施工人員分散在各個施工點忙著做設備安裝、交付調試,多個區域內單機聯動試車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一個千余畝的現代化化工產業項目呼之欲出。
“安全生產天數1301天,儀表調試天數78天。”走進調度指揮中心,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建設進度和施工現場實時畫面,同德科創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樊尚斌信心十足地說:“歷時三年多的建設,目前甲醇制氫、空壓制氮、導熱油爐等主項設備全部安裝完畢,已全面進入管道安裝收尾和試壓高峰階段,最近爭分奪秒搶抓工期,確保按期完工。”
“通俗來講,項目主產品1,4—丁二醇(BDO)就是演繹‘一塊煤’到‘一束氨綸絲、一匹塑料布’‘一罐電池溶劑’的化工‘魔術師’。”樊尚斌解釋道,以煤炭為主要初始原料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生產出的BDO是一種重要的精細化工材料,可廣泛應用于氨綸、可降解塑料、新能源電池,尤其是可降解塑料廢棄后可直接經化學變化分解為二氧化碳、水等,根本上解決由聚乙烯、聚氯乙烯制成的傳統塑料因無法分解帶來的“白色污染”問題。
制造“綠色”,更要“綠色”制造。在廠區內,循環水站、凈水廠、污水站等廢棄物處理區早已拔地而起,進入試運行環節。“廠區所產生的廢氣經過DFTO處理達標排放,廢固由資質單位集中回收處理,污水經過凈水處理、回用水裝置回收循環利用,可實現零排放。另外,還充分回收利用了開發區內的新石能源公司產生的焦爐氣作為燃料,讓綠色環保貫穿產品始終。”項目工程師張宏偉介紹道。
煤炭從“黑”到“白”的綠色嬗變,也是一家民營企業在“雙碳”背景下穩步發展的生動縮影。同德科創材料有限公司所屬母公司山西同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我省首家中小板上市公司,從民爆行業的佼佼者到投資36億元開發可降解塑料新材料,同德化工乘著國家鼓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時代東風,走上綠色跨界之路。
“化工園區是稀缺資源,之所以選擇布局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不僅看準了開發區鼓勵發展新材料,專設了煤化工、精細化工產業集群,更看準了這里為民營企業提供的‘店小二’式的優質服務。”樊尚斌說。得知企業面臨項目生產所需催化劑供給難和廢棄電石渣處理難問題,開發區主動與山西大學對接,引入總投資5.6億元的山西泰倫特化工技術有限公司催化劑項目和山西禹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電石渣綜合利用年產40萬噸活性石灰項目,全力協助企業打通生產梗阻。
“小到解決廠區用水、用電、用網、天然氣改道、綠化帶遷移,大到專門招商引入配套生產項目,一件件操心事變成了舒心事,省委、省政府更是出臺文件支持原平打造全國最大可降解塑料生產基地,讓我們也更有信心、有底氣推動項目加速建成、早日投產。”樊尚斌滿懷期待地說。
薛志浩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