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經濟頻道>>經濟>>正文
養老金融潛能加快釋放
2024年12月05日 11時05分   經濟日報

□ 本報記者 王寶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對養老金融而言,目前部分領域仍面臨“養老”屬性不強等痛點,接下來還需從哪些方面發力?記者就有關問題采訪了業內專家。

強化產業融資支持

養老產業金融是支持養老市場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在我國大力發展銀發經濟的背景下,養老產業金融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期。當前,引導金融資源向養老產業傾斜,有助于促進我國養老產業再上新臺階。

中國銀行研究院中國金融團隊主管李佩珈表示,養老產業金融是指利用金融工具為養老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根據老年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費產品和服務需求,涉及養老照護服務、養老設施建設、老年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等類別。《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預測,到2050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消費市場規模將增加至106萬億元左右。

然而,目前我國養老產業金融還處于市場發展初期。與其他產業不同的是,養老產業具有微利經營、投資額度大、回收周期長等特點,增加了金融機構進入難度。李佩珈表示,我國養老產業前期投入高、回報周期長和尚未形成穩定盈利模式,這也加大了金融機構潛在風險。一些養老機構的入住率低、持續經營困難,不少養老產業項目存在回報低、成本收入難以平衡的問題。

正是基于養老產業面臨的一系列痛點,金融機構應多舉措加大信貸資金供給,全方位提升養老產業融資質效。比如,廣西在利用財稅政策、完善金融服務等方面積極探索支持養老行業企業發展,著力推動“銀稅企”信息暢通,強化銀稅共建,助力擴大信貸供給,大力支持醫養健康產業發展。“我們公司憑借經營信用獲得了銀行200多萬元的信用貸款。”廣西精準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黃麗冰表示,這筆資金將投入細胞技術研發和醫療器械產品創新,搶灘銀發經濟帶來的新藍海市場。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認為,養老產業對資金需求巨大,發展養老產業離不開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今年以來,多部門出臺若干文件和舉措,支持金融機構以多種形式創新養老服務項目貸款、經營貸款等新產品為養老產業提供資金。銀行要開發面向養老企業的專屬貸款產品,針對養老企業盈利能力不強、資產價值評估困難等問題,可引入專業機構進行項目評估,結合養老企業的社會價值和政策支持情況,制定更加科學的授信方案。

業內人士認為,發展養老產業,金融支持政策的精準性尤為重要。李佩珈表示,可以適當延長建設周期長、現金流穩定的養老項目的融資期限,采取靈活的抵質押形式,明確金融資本服務養老產業的發展目標和具體指標,以多元化的投融資工具推動養老產業健康發展。

做好財富管理規劃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群體的長壽風險需求日益升級,養老財富管理與規劃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養老財富管理不但可以規劃老年人的生活資金,還可以幫助居民實現投資和儲蓄收益。其核心目標是確保資金安全、實現財富保值增值,并滿足老年人醫療、護理等方面的需求。

李佩珈表示,養老財富的積累是擴大第三支柱養老資金來源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居民主動將儲蓄存款轉化為養老投資,實現個人養老、金融機構和養老產業的有機融合與良性互促。國際經驗表明,建設包括政府、企業和個人在內的多方責任養老金融體系,是降低財政負擔,實現資金來源多元化、廣泛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養老財富金融市場形成養老儲蓄、養老保險、養老信托、養老理財等多樣化養老金融產品供給,這為豐富居民養老金融產品選擇、增加養老資金來源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今年以來,多地金融監管部門加快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提升養老財富管理和服務質效。在浙江,為做好養老金融這篇大文章,銀行機構積極推出養老理財與投資產品,有效滿足老年客群的資產配置需求。工商銀行金華分行有關業務負責人表示,該行圍繞客戶養老和備老需求,整合存款、理財、基金、保險等一攬子產品,推動養老財富管理進入尋常百姓家。此外,該行升級推出敬老專屬大額存單、“福滿溢”專屬存款,優選現金管理類、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和健康醫療類保險產品,滿足長輩客群多元穩健投資需求。

近年來,商業銀行推出的養老金融產品總體收益穩健,為居民養老財富保值增值作出了貢獻。但是,我國養老財富金融產品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與普通金融產品區分度不大,產品設計的養老特征并不突出,投資者在權衡收益率、穩定性、領取條件等多方因素后,養老金融產品吸引力依然不強。

葉銀丹表示,金融機構需要針對不同收入群體和生命周期需求開發差異化產品,如面向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老年群體,推出高流動性、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滿足老年人短期資金周轉需求,同時設計中長期穩健收益的理財產品,幫助中青年客戶為未來養老資金積累提供保障。

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要發揮大類資產配置優勢,并持續推動金融產品創新。金融機構要積極應用穩健成熟的投資策略,針對目標客群生命周期等因素,設置更細分的產品子系列。

完善多元服務體系

近年來,金融機構依托線上線下渠道,不斷修復并延伸養老金融服務范圍。

數字化賦能養老金融大有可為。中國人民銀行等7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推動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要持續豐富養老金融服務。聚焦老年人群日常生活中的高頻金融場景,持續健全金融無障礙服務體系,加快數字服務的適老化改造。

葉銀丹表示,移動支付作為數字化的重要工具,為老年人提供了便捷的資金管理和支付服務,廣泛應用于醫療結算、智慧養老社區繳費等場景。此外,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增強了養老資金管理的透明度與安全性,通過智能合約實現自動化管理,提升了養老金融服務的普及性和便利性。

雖然線上金融服務越來越便捷,但線下網點適老化服務也要跟上老年人金融服務需求。眼下,不少農商行、城商行正朝著“社區化、微型化、近身化”的方向改進,全面進行適老化服務改造。銀行客戶經理還持續深入社區、村居,對農村養老市場深耕細作。

總的來看,在金融產品、網點適老化等服務方面,銀行正加快延伸養老金融服務,但要看到農村養老金融在金融基礎設施、用戶金融素養等方面還面臨一定挑戰。

專家建議,要改善和拓寬養老金融服務,引入更多非銀行金融機構,如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及民間資本,參與農村養老金融服務。這些機構可以通過創新和推廣普惠保險業務、養老理財產品,提供更多樣化的養老金融服務,滿足農村不同層次的養老金融需求。

目前,不少老年人缺少必要的金融知識和金融風險防范意識,金融權益更容易遭受侵害。金融監管部門要加強老年群體的風險提示,做好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對從事養老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要加大監管力度,并出臺行業標準,規范行業秩序,營造好養老金融發展的軟環境。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