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日,記者從忻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獲悉,偏關縣持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實施綠色有機農業、綠色新能源、綠色文旅業“三綠”發展戰略,不斷推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有機融合,2024年綠色有機農業、綠色新能源、綠色文旅業在GDP中占比分別達到10.5%、38%和11%。
作為黃河入晉第一縣,偏關緊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機遇,全縣林草覆蓋率增加到40%,特別是黃河和長城沿線林草覆蓋率達60%以上,扎實推進有機農業、新能源、文旅業“三綠”發展戰略。
充分挖掘當地優質的農牧資源,偏關通過有機旱作、特色優勢、加工轉化實施綠色有機農業轉型,積極培育雜糧食品、釀品、飲品、肉制品、功能食品五大農業產業集群,啟用“谷蘊偏關”區域公用品牌,打造偏關羊肉、偏關非籠養蛋雞優質產品基地。2024年該縣糧食產量首次突破2億斤,畜產品總產量達到1.85萬噸,綠色有機農業產值2.3億元,在GDP中占比達10.5%。
立足綠色能源強縣戰略,偏關縣推動風、光、水、儲、生物質多能互補、多元發展,加快建設清潔能源基地。華電山西偏關7萬千瓦風電、大唐9萬千瓦風電等一批新能源項目落地開花,優能5萬千瓦風電、晉林10萬千瓦光伏項目以及投資6.7億元、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中電金谷10萬千瓦混合儲能獨立調頻電站項目均將并網發電。2024年該縣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204.8萬千瓦,綠色新能源產值5.35億元,在GDP中占比達38%。
以偏關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為主陣地,該縣實施農文旅深度融合,加快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依托黃河一號、長城一號旅游公路,配套建設39個觀景平臺連通全域,并在沿線打造集生態農業、觀光旅游、休閑采摘為一體的休閑觀光農業項目。2024年該縣旅游總收入達到8977.1萬元,綠色文旅業產值2.4億元,在GDP中占比達11%。(薛志浩)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