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經濟頻道>>經濟>>正文
信用卡持續瘦身 兩年減少8000萬張
2025年02月26日 09時45分   山西晚報

銀行信用卡市場的變局一直在持續。近日,央行發布《2024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全國共開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7.27億張,同比下降5.14%;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0.52張,同比下降3.7%。值得注意的是,近五年來,信用卡存量規模曾在2021年達到高點,但從2022年起持續下滑,至今已連降3年。

如今,各大銀行對于信用卡業務的調整愈演愈烈——停發聯名信用卡、關停部分信用卡中心、關停信用卡獨立App……在相關業務的不斷“瘦身”之下,信用卡用戶的權益亦在收縮。那么,這場變局到底會如何發展?在金融供給日漸豐富的今天,當整個市場正在由曾經的“跑馬圈地”的粗放經營模式轉向當前的“精耕細作”,銀行信用卡又將如何創新留住用戶?

發卡量連續九個季度下降

來自央行《2024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的在用發卡數量為7.27億張,較2023年末減少了約4000萬張,下降幅度達5.14%。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第四季度信用卡發卡量達到8.07億張以來,信用卡發卡量已連續九個季度呈現下降趨勢,累計減少了8000萬張。

“睡眠卡”的清理,被業內人士認為是信用卡發卡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事實上,近年來,銀行針對“睡眠卡”等清理風暴早已在持續進行。早在2022年7月份,原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強化信用卡業務管理,并對信用卡業務經營管理、發卡營銷行為、授信管理和風險管控、資金流向、信用卡分期業務規范管理、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等方面進行規定。經過一段時間的過渡,去年7月起該《通知》全面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來,信用卡逾期問題愈發凸顯。截至2024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1239.64億元,較2023年大漲26.32%。此外,2024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占比為1.43%,較上年末增加0.3個百分點。央行數據顯示,這是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在2024年一季度突破千億元后,連續第4個季度維持在千億高位,并在2024年四季度創出歷史新高。這也被認為是銀行壓縮發卡量以降低風險的重要原因。

信用卡會員權益的削減,同樣帶來了發卡量的下降。自2024年起,不少信用卡持卡人發現,使用信用卡并不那么“香”了,原因是多家銀行開始對信用卡權益進行“瘦身”。有銀行近期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因業務調整,即日起該行所有信用卡將取消積分調整規則,信用卡開卡激活、綁卡及消費等方式均將不再獲得積分。其實,就在此前,建設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中信銀行于去年先后官宣調整信用卡權益。調整內容主要包括交通出行里程兌換、機場貴賓廳服務以及消費優惠等。具體調整方式涉及權益內容的變更、積分規則的修改,以及權益服務使用次數的減少等。

多個銀行信用卡分中心被關停

降本增效壓力之下,銀行信用卡分中心的“退潮”似乎也成大勢所趨。

2月11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網站的行政許可信息顯示,貴州金融監管局批復同意交通銀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貴陽分中心終止營業,并要求接此批復文件后,貴陽分中心立即停止一切經營活動,于15個工作日內向貴州金融監管局繳回許可證。事實上,自2025年開年以來,交通銀行已經關閉了太平洋信用卡中心貴陽、南昌、深圳、蘭州四地分中心。

而早在去年,交通銀行就已出手調整旗下信用卡中心機構,交通銀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桂林分中心、柳州分中心先后終止營業。

上述關停舉措并非個例。去年11月,華夏銀行信用卡中心青島分中心終止營業;去年3月,天津分中心獲批終止營業。而在2023年12月,廣州分中心亦獲批終止營業。此意味著,在近一年時間內,華夏銀行已關停北京總部之外的三家信用卡分中心。在此之前,蒙商銀行也終止了信用卡中心呼和浩特分中心和呼倫貝爾分中心的營業,相關業務已并入分行信用卡業務部。平安銀行和上海農商行同樣相繼調整了信用卡中心架構。

對此,中國銀行研究院相關人士分析,當前,很多銀行關停信用卡分中心主要與一些分中心運營成本過高、競爭優勢不突出、難以實現規模經濟等因素有關,這是商業銀行應對信用卡業務風險上升、收入下滑、成本高企的無奈選擇,也是推動信用卡業務高質量發展的主動轉型。一方面,信用卡市場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競爭,要求銀行信用卡業務應更加注重提高質量和效益。除了傳統銀行之間的競爭,新興金融科技公司也大力拓展消費金融業務,推出了各種類似信用卡功能的產品和服務,消費者對信用卡的依賴度有所降低,銀行信用卡發卡量持續下降。上述變化要求銀行信用卡業務從擴大規模轉向更加注重提高質效等,推動信用卡分中心重組、合并甚至關停。另一方面,利息收入下滑、風險管理難度上升,要求銀行通過優化信用卡分中心以降低運營成本。

聯名信用卡持續遭遇停發

相比于關停信用卡中心,聯名信用卡的停發在銀行業似乎更為普遍。

1月26日,中國建設銀行在官網發文稱,龍卡bilibili信用卡太空探索版及三體動畫版卡面將于2025年1月27日起不再發行。對于龍卡bilibili信用卡太空探索版及三體動畫版卡面停發的理由,建行在公告中表示,該行與幻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關于龍卡bilibili信用卡太空探索版及龍卡bilibili信用卡三體動畫版卡面授權即將到期。除停發bilibili聯名卡之外,建行還于同日公告韓國旅行信用卡、龍卡(大師杯)網球信用卡兩款卡片也將于近期退市,提醒用戶注意換卡。

此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也官宣停止華潤通聯名信用卡的發行。1月17日,郵儲銀行在官網發文稱,自2025年3月6日零時起,華潤通聯名信用卡(銀聯版、Visa版)在卡片有效期屆滿且滿足續卡條件,或在卡片有效期內申請補卡或換卡的情況下,華潤通聯名信用卡(銀聯版)將統一換成該行同等級的家庭主題信用卡(銀聯版)版面,華潤通聯名信用卡(Visa版)將統一換成該行同等級的家庭主題信用卡(visa版)版面,若客戶之前持有的華潤通聯名信用卡為套卡,換版面后套卡關系保持不變。

事實上,早在去年下半年,已有包括農行、交行、郵儲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宣布停發部分聯名信用卡或主題信用卡。

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一度爆火的聯名信用卡之所以在去年以來遭遇集中性的停發,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銀行與合作機構的業務合作到期。一般而言,銀行與聯名單位的合作協議會有固定期限,有些合作協議期滿,雙方沒有繼續合作的意愿就自然終止,這在行業內也較為普遍。3年前,聯名信用卡曾一度迎來銷售熱潮,各家銀行都在積極尋找場景發卡,這也造成了如今的集中停發。與此同時,隨著市場環境和消費者需求變化,部分聯名信用卡的活躍度和投入產出比逐漸降低,各方均需要調整產品策略以更好地適應市場。

部分銀行關停信用卡獨立App

近年來,銀行業正掀起一股App整合浪潮。在此背景之下,部分銀行關停信用卡App,并將其功能整合至手機銀行中,并非偶然。

近期,渤海銀行關停了信用卡獨立App。根據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的公告,“渤海銀行信用卡”App將停止服務,信用卡App功能已遷移至“渤海銀行”App信用卡板塊內,并給出了多個下載手機銀行的路徑。

渤海銀行并非孤例。2024年11月27日,北京農商銀行官網發布公告稱,為提供更好的移動金融服務,該行“鳳凰信用卡”App業務功能將遷移至“北京農商銀行手機銀行”App。同時,該行計劃于2025年3月31日關停“鳳凰信用卡”App,屆時將無法訪問。去年4月,上海農商銀行也曾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自2024年7月1日起,將上海農商銀行信用卡App功能遷移至上海農商銀行手機銀行App。

據山西晚報記者了解,這些銀行信用卡App關停后,其信用卡的相關功能并不受影響。在遷移后,客戶仍可以在手機銀行App和銀行微信小程序中進行賬單查詢、還款、權益兌換等。

一位國有銀行人士告訴記者,近年來,銀行信用卡App的運營成本較高,但多數活躍度并不理想。對于銀行尤其中小銀行來說,關停與整合移動端運營渠道,既是落實金融管理部門的政策要求,也有助于降本增效。因此,一些小銀行會選擇“砍”掉獨立App,并將其功能并入主要的手機銀行或者通過小程序來運營。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今,銀行如何做好存量客戶“精細化”運營、開展差異化競爭,將是信用卡業務的重中之重。銀行需要對客戶進行更細致的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客戶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推出具有更多創新功能的信用卡產品,如結合數字貨幣、跨境支付等新需求,打造特色信用卡;增加與生活服務、娛樂等相關的創新權益等。

山西晚報記者 張珍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