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6日,來自中央、省、市主流媒體的代表走進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全區80%以上可用財力用于改善民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間增長27.1%。
同時,嘉興經開區也在全省國家級開發區中率先實現教育基本現代化,是“居家養老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國家級試點和省級無障礙社區創建、高標準社區市級標準化試點,省級放心農貿市場創建實現全覆蓋,“鄰聚力零距離”多元共治基層治理模式入選省級新時代“楓橋經驗”標志性成果……諸多搶眼成績的底層邏輯,是嘉興經開區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努力實現城市與鄉村“雙向奔赴”、走出城鄉融合發展“經開樣本”現實路徑的久久為功。

一次 “社區善治”的標準化先行示范
4月16日采訪行的第一站,來到長水街道中南社區。家住中南社區久久小區的居民金世澂是小區里有名的“紫藤花匠”。一把掃帚、一只簸箕、一把剪刀是他的標配,18年來,他走遍小區的角角落落,熱心公益的他幫助小區修剪花草樹木,為小區平添了幾分幸福暖意。這兩年,久久小區組建了以金世澂為引領的“四季中南·紫藤花”黨員志愿服務隊,小區業委會也自發組建了志愿服務隊,為小區的建設與發展添磚加瓦。
“在久久小區,讓‘幸福久久’這一品牌具象化的密碼,是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治理的成就感,也是志愿者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時感受到的獲得感。”中南社區黨委書記鮑紅為到訪的各級媒體記者道出了社區善治的核心密碼。這也是中南社區如今走出一條“一核三聯五微共治”之路,即在“中南力·微融合”黨建品牌引領下,社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公司“三方協同”實現基層治理的關鍵所在。

物業費收支明細,小區通過“透明嘉”社會治理平臺公開并接受反饋,有效解決了“監督難、投訴多、滿意低”等問題。
居民擔心新增停車位噪聲大、尾氣污染……收集反饋后社區第一時間安排會商,根據訴求的人群、問題和建議等,從分區域、分目標等進行了系統性布置解決,新增255個停車位,緩解了老小區停車難題……如今,在中南社區,“一核三聯五微共治”所賦予的基層治理新動能正在跑遍社區的角角落落為“社區善治”不斷賦能。
“‘一核三聯五微共治’工作法實現了小區的整體提升,解決了停車難、環境差等問題,調解了居民與居民、居民與物業之間的矛盾、糾紛、投訴等,是一次基層社會治理的生動實踐。”來自《經濟日報》的柳文表示。
“社區、業委會、物業,三方協同把簡單事務快速辦,復雜事項聯合辦,達到了高效服務居民的效果,值得點贊。”《農民日報》記者祖爽如是說。
基層社會治理“善治”模式夯實了社區民心,而超級未來社區的藍圖擘畫則為社區居民描繪了一幅未來生活的幸福圖景。在位于嘉興經開區的雙溪湖超級未來社區核心區域內,4.5平方公里的小小范圍里,嘉興綠城育華雙溪湖實驗初中、諾德安達學校、雙溪湖實驗小學(在建)、雙溪高中(暫命名、在建)等教育資源;凱宜醫院、城市康養中心(規劃)等醫療資源;嘉鄰中心、山姆超市、高鐵新城展示中心、時尚體育中心等12個高品質公共配套項目星羅棋布,為社區居民全方位提供了教育、醫療、養老、體育等公共服務。

“在這里真正體會到了未來社區的便捷和舒適,可以說打造了一個未來社區的超級模板。”參觀過程中,來自《科技日報》的周維海贊嘆道。
“我們希望能夠充分滿足社區全齡段居民的生活服務、文娛休閑等需求。”雙溪湖超級未來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沿著褚家匯港主軸,規劃了一條公共服務設施帶,集聚了一批高品質公共配套項目。這里打造的是嘉興首個城市級交互客廳,提供“一站式”“全天候”的生活服務,塑造具有“國際風”“江南韻”“未來感”的濱水人居樣板,滿足居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座 “產城融合”的現代化品質新城
在嘉興全市率先建設雙溪湖超級未來社區,該板塊成功列入全省共富基本單元綜合品質樣板區試點;運河新區成功創建浙江省“新時代富春山居圖樣板區”,運河片區、大劇院街區成功創建省級高品質示范街區;姚家蕩片區、北部轉型示范區等城市重要板塊全面提質升級,塘匯街道入選省級全域未來社區試點街道,文博社區獲評浙江省首批高品質“水美鄉村”,馬家浜考古遺址公園等成為全市文化新地標……
一系列榮譽的背后,展現的是嘉興經開區全力打造現代化品質新城的決心和毅力。近年來,嘉興經開區累計投入建設資金近千億元,從一個不足10平方公里的小平臺,逐步發展為建成區面積達59.98平方公里的產城融合先行示范區,有力推動了嘉興中心城區從“二環時代”邁入“三環時代”。

而今,這座現代化品質新城發展蹄疾步穩,新興產業業態、高質量人才落地,凝聚了這座新城的核心動力。
2024年12月,嘉興經開區與韓國國民級食品企業三養食品(SAMYANG)牽手協作,該企業首個海外生產基地正式落子馬家浜健康食品小鎮。從2024年8月首輪洽談到完成簽約,這場跨國聯姻僅用4個月便結出碩果。至此,馬家浜健康食品小鎮共有食品生產企業15家,集聚了美國瑪氏、雅培、荷美爾,法國莫林調味品,意大利米開朗冰淇淋等多家國內外知名的健康食品企業。2019年,小鎮更成功引進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食品與農業技術研究所,為產業科技創新提供服務。
“我們的馬家浜健康食品小鎮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嘉興經開區相關負責人看來,馬家浜是江南稻作文化的起源地,其文化淵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七千多年前,較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更早,也印證了嘉興古稱“禾城”的由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馬家浜遺址就位于小鎮內,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極高的知名度,很好地契合了健康食品小鎮建設的主題,實現了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的傳承和對接。小鎮秉承“健康食品”理念,圍繞馬家浜遺址公園、文化博物館和小鎮客廳,科學規劃空間布局,建設集食品研發、生產、展銷、旅游等多位一體的食品產業生態圈,進一步彰顯小鎮文化旅游的吸引力,著力打造健康食品制造、文化體驗旅游、社區公共服務相融合的特色小鎮。
產業的飛速發展,需要夯實人才支撐。這兩天,同樣位于嘉興經開區的長三角高層次人才創新園(以下簡稱“高創園”)里,一個企業服務站項目正在抓緊施工建設。“估計工期兩個月,很快就能完成建設并投入實用。”創投集團運管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高創園是浙江省推動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標志性工程。據介紹,高創園由省委人才辦與嘉興市委于2019年8月聯合發文命名。園區依托嘉興智慧產業創新園的發展基礎,立足創新驅動和人才集聚,努力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具有影響力的高層次人才集聚地、數字經濟新引擎和科技創新新高地。
近年來,隨著高創園的不斷發展,園區企業快速集聚、高層次人才不斷引進、園區人口迅猛增長,對整個園區的治安管理、區域治理、平安建設、企業服務、人才保障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提升。“未來企業服務站建成后,會按需下沉公安、綜合行政執法等辦證辦事人員,讓園區企業、人才不出園區,就能享受到‘最多跑一次’乃至‘一次不用跑’的服務。”創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集團正在積極對接稅務、工商等部門,等企業服務站運營后,根據實際情況來增設相關企業服務功能。
產業欣欣向榮、人才群英薈萃,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眼下,一幅全域共富新圖景正在嘉興經開區加速繪就。嘉興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嘉興經開區將加快打造比肩一流的高能級創新開放主平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嘉興經開新篇章。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