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頻道>>頭條>>正文
五寨強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7年04月26日 09時28分   忻州在線·忻州日報

提升特色種植業 發展規模養殖業 推進農業產業化

本報訊 今年以來,五寨縣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牢牢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大力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把提升特色種植業、發展規模養殖業、推進農業產業化作為農業工作的主戰場,不斷推動農村經濟建設邁上新臺階,努力打造“中國雜糧之都”、“中國甜糯玉米之鄉”、全國肉羊生產基地縣。

五寨縣農業特色鮮明,為全市乃至全省、全國重要的優質雜糧、馬鈴薯、甜糯玉米、延秋蔬菜生產基地。五寨紅蕓豆、甜糯玉米、糜黍、谷子、莜麥、馬鈴薯、胡麻、茴子白、胡蘿卜、蔥頭、銀盤蘑菇、黃芪、黃芩、柴胡、板藍根、羊肉、牛肉獲得國家原產地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五寨位于北緯39度畜牧黃金產業帶,飼草飼料豐富,養殖業歷史悠久。黃牛存欄量、肉羊年出欄量、畜產品年總產量、人均畜產品年占有量、農民年人均畜牧業純收入和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比重六項指標連續多年保持全市前三名。為此“十二五”期間,五寨縣先后被省里列為黃牛養殖基地示范縣和全省二十個養羊大縣的四個重點縣之一。2016年,全縣畜牧業總產值達到3.17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8.7%。綠野、康宇、鵬程、匯豐等18家農業龍頭企業,年處理加工各類農產品達1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8億元。

在提升特色農業種植業上,今年五寨縣抓住國家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機遇,發揮“中國雜糧之都”、“中國甜糯玉米之鄉”的品牌優勢,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努力建設脫毒馬鈴薯、小雜糧、甜糯玉米、道地中藥材和蔬菜“四個十萬畝”特色種植基地,提高綠色農產品供給能力,去除玉米過剩產能,減少種植面積3萬畝。實施馬鈴薯“一畝田”計劃,開展小雜糧、瓜菜等新品種“三新”試驗,引進萬壽菊、金銀花、油用牡丹等新作物,建設一批規模大、品種優、技術含量高的示范基地,力爭全年糧食產量突破2.1億公斤。

在壯大規模養殖業上,大力實施百萬只羊、百萬頭生豬、百萬只蛋雞“三個百萬”養殖基地建設項目,實施連片優質牧草種植項目,穩步推進種羊繁育基地,完善順喜、鴻鵠、文秀等養殖場建設,推進養殖園區標準化、產業化,發展畜禽飼草飼料產業,力爭全縣標準化養殖園區達到75個,規模養殖場達到500個,羊養殖總量突破110萬只。

在推進農業產業化上,堅持以工業化的理念,產業化的路子,推動五寨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的跨越。打造區域品牌,加快無公害綠色農業基地建設和產品認證,新增“三品”認證3個,注冊地理商標1件,力爭全縣無公害產地認證面積達到38萬畝。壯大龍頭企業,投入1000萬元扶持農業龍頭企業技改升級,擴大精深加工規模,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培育營銷主體,探索實施“政府租賃門店、企業入駐經營”的營銷模式,在北京、太原等大城市設立五寨特色農副產品銷售店,提升農產品的市場開拓能力。創新經營模式,完成土地流轉8萬畝,鞏固發展專業家庭農場580個;開展“農超對接”“農企對接”等銷售模式,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等新業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廣農業科技,不斷加強品種優化、平衡施肥、立體種植、旱作農業等新型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加大現代農業機具推廣力度,實施土地整治、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真正讓農業成為充滿希望的產業。(葛文娟)

(責任編輯:籍俊霞)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