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名單的公布,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品牌正加速進入下沉市場。
6月15日,2025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在江蘇省如皋市城北街道平園池村啟動,這是該活動連續第5年在江蘇舉辦首站活動。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業農村部等五部門6月3日發布了《關于開展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工信廳通裝函〔2025〕219號)(以下簡稱《通知》),并公布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車型目錄。
相較于2024年的99款車型,今年的新能源汽車下鄉增加到124款,其中既有首次進入下鄉名單的特斯拉、嵐圖、阿維塔等品牌,也有商用新能源汽車產品,并且車型的價格上限也有所提高,部分車型價格超出30萬元。
今年的政策中還提及將推動車網互動技術在鄉村地區應用,提升鄉村綠色發展水平;落實車輛購置稅、車船稅減免等政策,鼓勵車企豐富產品供給、提升服務水平,積極擴大新能源汽車鄉村地區消費等。
惠譽評級亞太區企業評級董事楊菁告訴記者,中國農村市場購買力的差異較大,此次范圍的擴大給農村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有利于促進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政策對于農村需求的支持,有利于引導中高端新能源車企加大對于農村地區充換電基礎設施的投入,提升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地區補能的便利性,反過來促進城鎮居民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選擇。”
下鄉名單擴容
2025年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和以往略有不同。
記者注意到,今年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中,參與的車型首次突破100款,并且包括蔚來、特斯拉、阿維塔等品牌為首次入選,多家企業均對此次新能源汽車下鄉予以響應。
以特斯拉為例,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兩款車型Model3和ModelY都入選了今年的名單。特斯拉方面在回應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是考慮到下沉市場用戶對購買特斯拉的需求,公司響應國家政策,為消費者提供盡可能的購車和用車便利。
記者從東風集團方面獲悉,公司旗下品牌東風奕派將積極響應各地政策,緊密圍繞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比例不高、市場潛力較大的典型縣域城市,以縣域主會場為樞紐,聯動周邊鄉鎮,開展多元化展覽與試乘試駕活動,讓用戶近距離感受產品魅力,加速推動新能源汽車在鄉村地區的普及與滲透。
除了乘用車外,多個商用車品牌也進入了此次新能源汽車下鄉的名單中,包括奇瑞商用車(安徽)有限公司、江西吉利新能源商用車有限公司、濰柴新能源商用車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多款商用車。
《通知》中還提到,要鼓勵各類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金融、充換電及售后服務等領域市場主體共同參與,結合以舊換新、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等政策工具,定制“購車優惠+用能支持+服務保障”一體化促銷方案。
中信證券相關研報認為,在政策支持下,農村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正在提升,純電動小型乘用車、電動物流車、插混車型、燃料電池客車等類型將成為主要增長點。“隨著充換電設施的完善和消費者認知度的提高,農村市場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增量市場。”
首提車網互動
今年新能源汽車下鄉的另一個特點則是車網互動、“車路云一體化”,加速構建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鄉村居民出行體系。
《通知》中提到,此次活動將推動車網互動技術在鄉村地區應用,提升鄉村綠色發展水平;與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試點等工作形成協同效應,推動優質資源向鄉村地區傾斜。
楊菁告訴記者,車網互動是重新定義新能源汽車和電網關系的創新模式,目前城市層面也在做試點,對于農村地區的推廣應用也只是在早期探索階段。“對于農村市場來說,考慮到V2G充放電設備的成本、車主對于V2G電池壽命和安全性的顧慮,推廣的速度可能會慢于城市市場。”
在此次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之前,“車路云一體化”仍主要在城市場景中試點。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相關報告分析認為,目前“車路云一體化”商業模式仍在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投融資模式,且投資、建設、運營主體較為分散,重建輕養問題較為突出。
補能難題待解
盡管此次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釋放出眾多利好,但部分農村消費者仍對補能基礎設施、補貼力度等有所顧慮。
居住在東部地區農村的王先生告訴記者,目前自己所在的村莊僅有十幾個充電樁,擔心購買新能源汽車后充電不太方便,“如果新能源汽車充電方便,比燃油車便宜,那在村里會很受歡迎”。另有西部地區的消費者表示,自己家位于山區,路況不佳,同時擔心充電、續航等不能滿足需求。
還有部分消費者表示,當前新能源汽車的功能大都滿足城市消費者休閑需要,對于農村場景的考慮較少。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充電樁408.3萬臺,其中直流充電樁189.5萬臺、交流充電樁218.7萬臺。從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月均新增公共充電樁約8.6萬臺。
但目前公共充電樁的保有量仍然集中在中東部省市,具體來看,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山東位列前五,西部地區中僅有四川進入前十。
楊菁告訴記者,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地區的普及確實需要考慮地域地貌特征。“在東南沿海平原地區,包括農村地區在內的市場新能源滲透率其實并不低。而中西部多山區、北方冬天氣溫偏低,脫離人口密集的城市,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與補能便利性仍存在一定短板,要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滲透率可能需要考慮對插混、增程等技術的推廣和補能網絡的配套建設。”
記者注意到,今年3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等三部門共同發布的《2025年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縣備案名單》,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共有75個試點縣入選。在外界看來,隨著此次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開展,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也有望獲得助力。
“隨著整體的市場結構逐步改善,推動縣鄉市場消費增長,推動整個公共交通不便的縣鄉市場實現新能源汽車普及是重大的市場機會,也是巨大的藍海,對改變中國的消費結構和促進消費可持續發展有重大意義。”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中經記者楊讓晨石英婧上海報道)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