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汽車頻道>>汽車>>正文
以舊換新與智能駕駛走進縣鎮市場
2025年07月02日 15時47分   央廣網

“商務部在官網披露文件后,很多消費者來咨詢本地的以舊換新政策。”

近日,在商務部辦公廳發布《關于組織開展2025年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當天,一位接近政府部門的知情人士如是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為刺激汽車市場消費,《通知》指出,商務部將在2025年7—12月組織開展2025年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活動。記者注意到,這一活動在2023年、2024年已推進過,2025年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活動相較于往年出現了一些新的提法,譬如指出要“穩妥推進高階智能駕駛汽車商業化應用”“擴大新能源二手車交易”等。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記者表示,汽車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對目前的經濟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而汽車下鄉意義則更為重大,一方面對縣鄉居民改善生活和生產條件能夠產生較為直接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撬動消費市場。在他看來,在國家以舊換新政策的支持下,下半年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活動的開展,預計能帶來百萬級別的銷售增量。這對今年的汽車市場將帶來較為明顯的促進作用。

以舊換新仍是重點

近期,關于以舊換新“國補”暫停的消息引發汽車市場的騷動。

如果說國家相關主管部門拋出的“剩余資金將有序下達”的回應讓潛在的消費者吃下定心丸,那么《通知》則進一步鞏固了市場的消費信心。

《通知》指出,各地要認真落實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在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活動場地內普遍設置汽車以舊換新專區,組織推出更多適銷對路新能源車型,更好滿足縣鄉地區群眾多樣化購車需求。活動承辦單位和參與主體要加強政策宣傳推廣。

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包括置換補貼和報廢補貼兩類。其中,2025年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政策相較于往年更為友好,擴大了報廢舊車的范圍。

具體來看,其將符合條件的國四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納入可申請報廢更新補貼的舊車范圍,汽油乘用車注冊登記時間從2011年6月30日前擴圍至2012年6月30日前,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車注冊登記時間從2013年6月30日前擴圍至2014年6月30日前,新能源乘用車注冊登記時間從2018年4月30日前擴圍至2018年12月31日前。舊車持有時間相關要求也迎來調整:消費者申請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相應報廢的機動車須在2025年1月8日前登記在本人名下。

從補貼金額來看,2025年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標準為,對報廢符合條件的國四及以下排放標準乘用車或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部《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新能源乘用車新車的,補貼2萬元;報廢符合條件的國四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并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新車的,補貼1.5萬元。

2025年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標準為,個人消費者轉讓登記在本人名下的乘用車,并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單臺補貼最高不超過1.5萬元,購買燃油乘用車的單臺補貼最高不超過1.3萬元。具體補貼標準由各地自主合理確定。

以舊換新政策對汽車市場有著明顯的拉動效應。根據商務部數據,截至5月31日,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達412萬份。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按照月度節奏測算,5月以舊換新申請量達到123萬臺,較4月的109萬臺增長13%。在5月私人家用乘用車零售規模中,近70%的私人購車用戶是以舊換新的受益者,私人首購用戶降到30%左右。

當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的動力正在向鄉鎮市場轉移。在此背景下,今年5月底,包括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內的五部門聯合發布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通知并公布車型目錄,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啟動。

受訪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今年新能源汽車下鄉車型覆蓋面更廣,不僅涵蓋微型代步、插混越野、新能源商用車及皮卡等多種品類,在車型數量上也在2024年99款的基礎上增長至124款。此外,部分高價值車型如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亦進入新能源汽車下鄉名單。下鄉車型目錄的變化,以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拉動,很有可能將進一步激活縣城、鄉鎮汽車消費市場。

高階智駕、新能源二手車交易被提及

《通知》除了提出要落實好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外,還特別指出,在2025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活動中,要謀劃開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專場推介、試駕體驗等活動,在安全可控、依法合規的前提下,穩妥推進高階智能駕駛汽車商業化應用。

這一提法與我國智能駕駛汽車滲透率越來越高不無關系。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24年上半年,我國乘用車L2級以上輔助駕駛滲透率已超過5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的《汽車智能化發展報告(2024)智駕篇》亦顯示,高階智駕已經邁過“嘗鮮期”,高速NOA(領航輔助駕駛)、城市NOA等功能正向10萬—20萬元的主流價格區間普及,預計到2025年年底乘用車NOA滲透率將達到20%,與2024年上半年相比,提升近一倍。上述報告顯示,有90%的消費者愿意為高階智能駕駛服務額外付費。

不過,在市場快速演進的同時,法規滯后、責任邊界不清、用戶認知不足等問題仍然是制約高階智能駕駛汽車商業化的關鍵障礙。在這樣的背景下,商務部提出了要在安全可控、依法合規的前提下,穩妥推進高階智能駕駛的商業化。

“國家戰略明確支持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正推進L3級自動駕駛車型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國融證券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分析稱,2024年,中國智能駕駛市場規模已達4500億元,L2級輔助駕駛滲透率超60%,L3級進入規模化商用元年。2025年,中國高階智能駕駛(L3及以上)市場規模預計突破550億元,搭載高階智駕的車型銷量或超500萬臺。預計到2030年,中國智能駕駛市場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帶動上下游產業鏈規模超5萬億元。

此外,《通知》還指出,要優化購買使用環境。文件指出,支持獨立第三方二手車信息查詢平臺提升運營質效,加強新能源在用車檢測平臺推廣應用,擴大新能源二手車交易。加快縣鄉地區新能源汽車停車場、充電樁、售后服務站點、報廢汽車回收服務網點等設施建設,便利群眾交舊換新,解決日常用車后顧之憂。

近年來,盡管新能源車新車銷量持續增長,但新能源二手車市場交易活躍度明顯遠不及前者。個中原因在于,受新能源汽車技術更新換代快,電池衰減、檢測和評估標準不統一,以及售后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因素影響,新能源二手車的保值率較低,流通難度更大。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通知》明確提出要擴大新能源二手車交易,意味著相關部門已意識到,要真正激發新能源消費潛力,就必須打通從首購到置換的“閉環鏈路”。這一政策信號,也將為整車廠、電池服務商、二手車平臺等生態參與者帶來新的市場機會。

一位主營電動汽車充電樁和充電站業務的企業高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家政策、資金的引導下,包括云貴川、西北等地縣城、鄉鎮的補能基礎設施的建設已陸續落地。“現在一、二線城市的價格已經沒辦法去卷了,我們就去服務縣域城市,國家也提供相關政策補貼。而且,一些省會城市的充電樁建設已經飽和,此前這些城市對充電樁企業建樁是無條件開放支持,現在因為供電系統在做電網升級改造,已經開始有一些限制,這也加速了我們往縣域市場走。我們現在在縣域市場布局力度反而更大。此外,國家還提供專項貸款和債券等金融工具,支持縣域市場的充電樁建設。”

(責任編輯:蔡文斌)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