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16日消息(記者門庭婷)什么樣的房子是“好房子”?怎么建設“好房子”?近日,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印發了《北京市平原多點地區“好房子”規劃管理相關技術要點(試行)》(京規自發〔2025〕28號)(以下簡稱《技術要點》)?!都夹g要點》從3個方面通過8個具體條款對平原多點地區居住建筑規劃審批管理進行了統一規范。為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技術要點》中的新內容,在實際工作中運用好政策工具,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對《技術要點》內容進行了解讀。
問:文件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落實新理念新要求支撐平原多點地區高質量發展。該《技術要點》是繼《北京市高品質商品住宅設計導則》發布之后,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總體規劃確定的“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城市空間結構,分圈層落實“好房子”規劃建設的又一政策舉措,也是推動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落地的一項配套政策。
二是選取試點先行先試為政策制定開闊思路。2023年,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司局和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的帶領下,昌平區選取生命園住宅地塊作為全國“好房子”大賽“真題、真賽、真建”的賽題,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其中關于架空層、風雨連廊、陽臺的試點政策為提高住宅品質、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起到了示范效應,也為政策的制定研究提供了經驗思路。
三是基于各群體訴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政策創新。市規劃自然資源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調研座談,廣泛征求了居民百姓、購房意向群體、開發建設單位、規劃設計單位、建筑師、規劃師、評估師、市場中介機構等各群體的意見,并將反映比較集中的設置陽臺、底層架空、共享空間、建筑高度等問題作為《技術要點》的重要創新點。
問:文件的適用范圍具體是哪些區域,出于什么考慮?
答:《技術要點》適用于平原多點地區(順義區、大興區、昌平區、房山區及亦莊新城),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可參照執行。平原多點地區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力源,是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目前土地供應量約占全市的60%,空間資源和政策資源比較充足。為做好職住平衡和產城融合,推動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落地,配合全市供地節奏,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在平原多點地區率先示范、先行出臺了《技術要點》,爭取通過一段時間的試行形成具備推廣價值的經驗。
問:《技術要點》制定過程中有何重要考慮,印發后能發揮什么作用?
答:《技術要點》旨在以住房品質提升推動住房供給側改革,以政策創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居住生活需要。文件制定過程中,重點考慮了住宅項目新增供應和存量去化,既要通過適度釋放管理政策紅利,提振土地和住房市場信心,也要統籌考慮存量房去化以及新房和二手房的市場流通關系,為住房市場長期穩定可持續創造條件。文件印發執行后,將進一步統一平原多點各區審批標準和管理尺度,正向引導各區住宅項目高水平規劃建設,更好服務平原多點地區高質量發展。
問:《技術要點》主要內容考慮是什么?
答:一是豐富居住空間形式,增強居民“獲得感”。通過陽臺、飾面層部分面積不計入容積率,適度提高“得房率”。以建筑面積100和140平方米的戶型為例,“得房率”可從80%提升至約90%。二是立足以人民為中心,提升城市煙火氣,補充基礎公共服務功能。通過底層架空,配建鄰里共享公共空間,增設風雨連廊等方式,營造多樣化生活場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三是優化小區空間布局,提升小區形象品質。通過建筑高度彈性管控,引導形成高低錯落的城市天際線,豐富城市空間形態。對居民來說,“好房子”的規劃建設成果,后續將會實實在在感受到。
問:執行《技術要點》的項目在審批和實施中有哪些要求?
答:在審批中需按照相關容積率計算規則在圖紙中進行清晰表達,單獨列出計容面積、不計容面積,便于銜接后續規劃監督核驗、地價核實、不動產登記等工作。近期已批項目可參照此要點修改完善。實施后屬地政府應加強監管,陽臺、架空層、風雨連廊等不得私搭亂建,不應影響公共安全和公共設施的維護檢修。
問:開敞陽臺和封閉陽臺如何計算容積率?
答:每戶陽臺水平投影面積不大于套內建筑面積的10%,且進深不大于1.8米的開敞或封閉陽臺均按照圍護結構外表面所圍空間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入容積率,超出的部分按照圍護結構外表面所圍空間的水平投影面積計入容積率。其中,上蓋高度大于等于兩個自然層高且不封閉的錯層陽臺,進深不大于1.8米的不計入容積率。
問:起居室設置挑空空間有什么具體要求?
答:起居室挑空空間設置的目的是豐富居住空間形式,滿足居民寬敞明亮的居住需求。住宅套內面積超過140平方米可設置1處挑空空間,增加居住舒適度。挑空部分不大于兩層層高,水平投影面積不超過住宅套內建筑面積的25%且不大于50平方米。
問:底層架空空間如何計算容積率,可以用于什么功能?
答:面積不超過建筑基底面積50%、高度在4.9米以下的架空層,其建筑面積不計入地塊容積率;超出建筑基底面積50%或高度大于4.9米的部分按實際面積計入容積率。底層架空空間可用于健身、親子、閱讀、休閑等用途,補充公共服務功能,營造多樣化生活場景。尤其對小區“一老一小”人群來說,底層架空空間提供了更多公共空間和功能模塊,有助于營造小區熱鬧和善的氛圍。
問:開敞式風雨連廊的設置有何考慮?
答:設置開敞式風雨連廊的主要目的是將相互獨立的建筑物或將建筑物與小區內廣場、游園等公共空間相互連接,方便居民室外休閑活動,補充適應本地氣候特點的室外游憩設施和景觀空間。將來無論是刮風下雨,老人小孩都可以在小區遛彎了??紤]本地氣候條件,單側封閉的也視為開敞式風雨連廊。
問:小區鄰里共享公共空間的面積有什么限制要求?
答:鄰里共享公共空間的建筑面積按照700平方米/千戶計算,單處面積不超過700平方米,可結合小區入口、入戶大堂或在沿街、街角首層建設,用于快遞收寄、便民零售、便民餐飲、會客交流等公共服務功能,提升小區生活宜居度、便利度。未來快遞無需“放門口”,居民可以選擇在鄰里共享公共空間收寄快遞。
問:地塊如何利用城市支路上下空間連通,如何保障實施?
答:允許利用城市支路地上、地下空間進行地塊間連通,通過地上、地下連廊實現地塊間交通聯系??绯鞘兄废噜彽貕K間連通原則上應為同一實施主體,實施主體不同的需協商一致。地塊間的城市支路應與實施地下連通的地塊同步設計。規劃研究階段,應為地塊間連通預留條件;供地階段,應在“多規合一”審查后規劃條件中明確可連通區域的范圍(以最終釘樁成果為準);連通部分應與相鄰地塊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交付。
問:建筑高度局部彈性管控有什么程序要求?
答:建筑高度局部彈性管控需在土地供應前納入規劃條件。建筑控高為18米、24米、36米、45米的居住用地,允許建筑高度局部上浮一檔,如45米可局部上浮至60米。
問:《技術要點》是否有住宅建筑立面設計的引導政策?
答:住宅建筑外立面采用磚石、金屬、陶板等耐久性高品質材料的,其飾面層不計入容積率,進而鼓勵開發建設企業多使用耐久性高品質材料,提升小區品質。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