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行走太行山間的昔陽縣,這里自然人文資源得天獨厚,太行民宿集群別具一格,可以品美食、觀賽事,憶火紅歲月,體驗“小城院落”鄉愁韻味,開啟回歸自然、主客共享的旅居時代……2024年,昔陽縣多個文旅融合新業態集中亮相,各景點人氣火爆,交出了含金量足的成績單。
巍巍太行,千里蒼茫。黨的二十大以來,位于太行山西麓重巒之中的昔陽縣,按照省委省政府把文旅產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的要求,持續推動文旅產業全縣域、全鏈條、全要素高質量發展,以一業興帶動百業旺,成功入選省級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獲全省2023年度“避暑旅游目的地”稱號,《創新“最美昔陽紅”文旅品牌》做法入選中國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被住建部確定為縣城體檢與宜居縣城建設先行縣,一次性通過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省級初驗,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六篇文章”
繪就昔陽文旅產業新藍圖
走進大寨鎮南郝峪村,道路干凈整潔,河渠蜿蜒曲折,房舍錯落有致,小河穿村而過可供游客戲水釣魚,幽靜的溪宿住得舒心,村里老樹昏鴉看夕陽西下……小山村正褪去青澀,成為人們慢享時光的打卡地。
據介紹,該村圍繞“山水南郝峪、昔陽九寨溝”品牌,打造特色民宿、幽谷疊瀑、露營采風等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來這里旅游就是回憶兒時歲月,住在曾經的教室里,走在山間小路,聞著炊煙味,讓人心里寧靜。”獨特的旅游體驗,讓來自太原的游客王先生流連忘返。
昔陽縣位于太行山西麓,14條大小河流縱貫全境,年平均氣溫9.3℃,是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名村大寨所在地,有國家A級景區2個,中國傳統古村落11個,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16個,非物質文化遺產61項。
作為典型的資源型縣份,昔陽縣的產業轉型迫在眉睫。如何更好地將文旅資源、品牌優勢轉化為轉型優勢、發展優勢?近年來,昔陽縣緊緊圍繞“最美昔陽紅”文旅品牌塑造,破除碎片化思維、加強戰略性布局、注重創新性探索,主動引入清華大學、深圳奧雅、華影文旅等高水平設計運營團隊,結合區位、資源、人文等優勢,立足“詩和遠方”謀篇,相繼編制出臺《昔陽縣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規劃》《昔陽縣省級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年)》等系列文件,因地制宜策劃業態,打造農文旅融合新場景,大力發展全域旅游,以科學規劃引領全縣文旅產業跨越發展。
在《昔陽縣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規劃》中,為了讓沉睡的人文歷史、資源稟賦活起來、走出去、叫得響,更好地出圈破圈,該縣聚焦做好“紅大寨、老街區、舊廠礦、古村落、好山水、新文創”六篇文章,進一步明確提出了“一心兩翼四帶”的發展布局。“一心”即以大寨為核心,將大寨作為文化和旅游目的地重點打造提升。“兩翼”即以人文生態為主,圍繞樂平鎮展開的西翼輻射區和以自然生態為主,圍繞長嶺村、北巖村展開的東翼輻射區,以融合非遺體驗、休憩康養、休閑徒步、戶外露營、文化傳習等多樣化業態,提升縣域整體文旅協作和分工水平?!八膸А奔匆源笳幕?、自然風景奇觀、生態休閑養生、歷史文化名城四條精品線路輻射區域為主形成的特色旅游發展帶,以此推動文旅融合不斷深入。
“為增強文旅產業發展合力,我們成立了縣文旅產業發展中心,健全制度機制,豐富政策體系,為全縣文旅融合發展指方向、抓產業、嚴管理、強推介,昔陽文旅產業正大步邁向加速發展快車道!”縣文旅局局長王京梅信心滿滿地說。
一個地方最引人入勝之處,莫過于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昔陽縣巧用生態氣候、紅色品牌等資源稟賦,推動文旅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充分證明,文旅產業要想實現“破冰突圍”,只有將自身資源用足用好、擦亮叫響,才能更好地提升游客的體驗感、獲得感,從而在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主動。
雙向發力
引領昔陽文旅產業大發展
2024年國慶長假,昔陽縣“那年昔陽”特色民俗街區迎來客流高峰。這條長600米的街區,以其獨特的沉浸式體驗和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游客目光。
走進街區,琳瑯滿目的小吃,吸引著游客味蕾,燒肉拉面、壓餅、燒餅等當地特色美食,更讓游客大飽口福。
除了美食,國慶期間街區還特別策劃了“我在那年昔陽向祖國表白”、國旗下歌唱等活動,點燃游客愛國熱情。當地的民俗表演貫穿全天,扭秧歌的歡快、威風鑼鼓的震撼、拉話(昔陽的一種民間舞蹈)的風趣,都讓游客們沉浸其中,感受昔陽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
“假期氛圍特別濃,街上的民俗表演很喜慶、很有特色。這條街區很有年代感,帶我們穿越回了小時候,昔陽的美食也好吃,下次還會帶家人一起過來玩?!庇慰挖w茜茜說。
據統計,2024年國慶節七天街區共接待游客40余萬人次,35次亮相央視,受到各地廣泛關注。
作為文旅產業重要項目,“那年昔陽”特色民俗街區是該縣創新思路、破題出彩,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昔陽縣聚集盤活利用文旅特色資源,謀劃實施重點項目15個,建立工作臺賬,專人專班推進,加快構筑以項目為支撐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付出必有收獲。如今,一朵朵“文旅之花”正在松溪大地陸續綻放——
大寨窯洞民宿項目,已于2024年4月底試運營;崇家嶺牧云滑雪度假區項目,相關建設任務正緊鑼密鼓推進;水泥廠影視和數字文旅產業園項目,目前六通一平正在推進;昔陽奮斗大道休閑旅游街區項目,可研報告編制完成,正抓緊立項……
與此同時,為確保項目質量進度,該縣針對資源配置碎片化問題,緊扣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立縣國運公司,通過資源統一整合、資產統一營運、資本統一融通,打通“資源—資產—資本”轉化通道,統籌實施重大文旅項目開發、重要文旅資源運營、新興文旅業態培育;針對文旅人才匱乏、頂層設計和運營理念跟不上時代等問題,外出考察拓寬思路,主動聘請清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深圳奧雅、東方華脈、北京華影等一流團隊長期駐點指導;針對縣級財力有限和社會資本閑置的矛盾問題,在爭取國開行、農發行等政策性銀行貸款的基礎上,對接招商銀行成立煤炭轉型基金,引導大型煤企與縣國運公司合作,加快推進標桿項目,促企轉型,互利共贏。
重點項目“壓艙石”的作用,有力促進了文化與旅游的激情碰撞和深度融合,為昔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在狠抓重點項目的同時,昔陽縣還緊抓2024年“千萬工程”實施的有利契機,突出規策一體,聯動推進,統籌鄉村振興與農文旅融合,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以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全面振興。南郝峪村溪宿、巴洲村小搗蛋親子樂園、瑤灣村師生勞動研學基地、水磨頭村“半山居”民宿……一個個獨具風格、業態豐富的美麗鄉村已成為太原、石家莊、陽泉等地市民、游客觀光旅游、休閑打卡的好去處。
出“山”入“?!?/strong>
讓世界看見昔陽
“昔陽之美,美在山水,更美在山水間的大寨窯洞、昔陽院子,她們宛如一顆顆璀璨明珠,鑲嵌在太行山脈之中,巧妙地將原生態的自然環境、深厚的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美學融為一體,展現出人文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美?!?024年6月25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昔陽縣委書記黃亞平推介該縣打造的太行民宿集文旅品牌——“大寨窯洞”“昔陽院子”?;顒赢斎眨絷柨h簽約了全域賽事活動、全域露營地、融城錦江國際酒店、西南溝民宿、紅旗街“那年昔陽”街區運營及大寨新型業態打造、壩上渺蘆民宿建設等7個文旅項目,SMART度假產業平臺、北京卡賓滑雪、獵戶座、華影文旅等一流團隊作了項目推介。
“在做實項目的基礎上,我們致力將文旅與農業、節慶、賽事、培訓、文創、研學等緊密融合,布局‘文旅+’多元業態。”昔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珍錄說。
“文旅+農業”,依托13條溝域產業廊帶,開發水磨頭漁鄉、南營稻香園、潘掌生態園等田園綜合體,發展觀光農業、創意農業、家庭農場等新業態,開展農事體驗活動,提高農業產業附加值。
“文旅+節慶”,成功舉辦“昔”洋洋過大年年貨節暨迎新年消費券發放儀式,2023年大寨面食文化藝術節暨“八一”物資文化交流會,2024歡樂新春昔陽縣物資交流嘉年華等活動,持續助推服務業恢復發展,活躍地攤經濟,提振消費信心,聚攏城市“煙火氣”。
“文旅+賽事”,崇家嶺·露營音樂節、競速三輪車賽、太行一號慢行路路營文化藝術季、山西·大寨“三都煤業杯”汽車場地越野挑戰賽、“村BA”籃球賽走進大寨、全市第四屆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啟動太極文化產業與健康工程示范縣建設……精彩紛呈的各類活動、賽事依次上演,輪番為觀眾奉獻一場場激情四射的視覺盛宴。
“文旅+培訓”,依托晉中市委黨校大寨分校,將大寨展覽館、大虎牧場等納入體驗教學點,開發情景課堂、現場體驗等特色課程,“課堂設在大自然,全域都是教學點”,有效將文化、旅游、教育相融合。
“文旅+文創”,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為主題,推出“鐵姑娘、奮斗哥、昔陽陽”三個文創品牌,聯合平遙推光漆器打造文創產品,推出景區伴手禮,深受外地游客青睞。
“文旅+研學”,打造瑤灣中小學生勞動實踐、北畝梅花鹿科普、石馬寺石窟文化研究、大寨教育等研學基地,開展體驗式教學活動,打造“行走的課堂”。
借力發力,推介宣傳,昔陽不愿錯過任何機會。第十二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第二屆山西特色專業鎮投資貿易博覽會、第八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等頂級展會上,大寨酒、昔陽壓餅、連翹茶等農特產品以及刺繡、農民畫、布老虎等非遺作品吸引著來自天南海北的客商洽談合作,供需交易。
同時,在上海舉辦的“走進長三角,奔跑新賽道”山西·晉中(昔陽)長三角招商引資推介活動現場、在三亞舉辦的2024年海南國際文創周“振興之土”鄉創主題論壇講臺、在天津舉辦的2024山西·晉中京津冀精準招商推介會暨昔陽“文旅康養”產業鏈招商專場,“昔陽元素”愈發備受青睞,昔陽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詩和遠方”。
眼界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昔陽縣貫徹新發展理念,立足山西“加快打造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標,跳出昔陽看昔陽,對標一流搞文旅,充分發揮專業設計運營團隊作用,推動全縣文旅產業實現從一般到優秀穩步發展,實踐充分證明,文旅產業要想“引領示范”,關鍵要站在全國乃至全球視角謀劃,并在對旅游資源供給和消費者需求客觀分析研判的基礎上,找準功能定位,找到消費“引爆點”,謀定后動,一步一個腳印將規劃落到實處。
數據最具有說服力。2024年前三季度,昔陽縣文旅產業如火如荼地蓬勃發展,帶動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4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一,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43.4%,比2023年同期提高6.4個百分點。
不懈努力
美麗昔陽等你來
穿越古樸厚重的深宅大院,身著古裝,化身為大家閨秀,站在繡樓下,與飛檐翹角深情對視,感受清代民居的生活氣息……
位于昔陽縣西南溝村的毛家大院,始建于清嘉慶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2024年該村通過植入鄉村美食、婚禮慶典、朝代旅拍等業態,打造幸福家庭共享旅拍基地、中華傳統禮儀傳承基地、太極文化康養基地,如今這里已是一座“天然攝影棚”,吸引了眾多游客在此邊旅游邊留影,豐富體驗,自開業以來,已接待游客13萬余人次。
借助全省文旅賦能型城鎮化試點縣建設的有利契機,昔陽縣在全力滿足“吃住游購娛”基本保障的同時,持續推動服務功能多元化擴展,為游客創設更好的旅游環境。
64公里的太行一號旅游公路,是該縣首條具有專業屬性的旅游公路,“建一條公路,連一片景區,造福一方百姓”基本成為現實。
機關單位敞大門,共享1500個停車位,外來游客不必再為“一位難求”堵心。
陽大鐵路高鐵站前廣場、融城國際酒店等標志性項目加快推進;改造提升代際友好公園、兒童自然成長營地、老年友好社區等,為各年齡段游客創造更加溫馨的旅居環境。
先后組織八期培訓,持續促進景點講解員、住宿點服務員、餐飲接待人員等的能力素質提升。城區社區、縣婦聯、團縣委還專門組建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文明勸導、安全提醒、游客咨詢等服務。
制定《昔陽縣全域旅游服務保障任務分解清單》,從全民當客服、酒店服務升級優化、景區城際交通服務、停車場景服務、景區基礎配套服務升級、縣域旅游服務平臺優化、全民素質教育宣傳、酒店和民宿建設等十個方面提出任務、明確責任,強化舉措、狠抓落實。
昔陽縣文旅局副局長翟曉梅開心地說:“昔陽的文旅產業火了,全縣人民干勁更足了,都主動向來往游客宣傳推介昔陽文旅資源,提供失物招領、物品寄存、道路指引、標簽紙筆、消暑飲品等,努力讓游客舒心溫馨消費?!?/p>
伴隨旅游消費市場的迭代升級,文旅產業不再是過去的“走馬觀花、游山玩水”,“走走停停、吃吃喝喝”的消費模式也不再能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昔陽縣謀劃發展全域旅游,堅持市場導向,做到運營前置,一體推進策規建管,縱深推進農文旅融合,創新豐富多元業態,成功打響“最美昔陽紅”文旅品牌,實踐充分證明:文旅產業要想實現“持續沸騰”,必須堅持系統思維,強化政策集成,突出全鏈配套,開展精準營銷,讓更多“頭回客”成為“回頭客”,走出“生態生產生活”相融、“全景全時全齡”共享、“吃住行游購娛養”一體的全域旅游發展新路。
文旅融合天地寬,且以詩意共遠方。在2024年“怡然見晉中”城市文旅形象發布會上,“感受農文旅新場景來昔陽”成為晉中城市文旅形象九大業態群落之一,美麗昔陽熱誠歡迎每一位游客前來享受“溫暖的城市,回家的旅行”!
本版文字:白續宏 田宏亮
本版圖片由本報通訊員攝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