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中高考結束,“準考證經濟”正掀起2025年文旅消費熱潮。有調查顯示,高考結束至志愿填報前的“空檔期”,高中畢業生旅游預訂熱度同比激增了137%。
“準考證經濟”,實際是景區和畢業生的一種“雙向奔赴”。一方面,高考后,不少景區都為畢業生推出了專門的門票優惠政策。如有的為畢業生提供門票5折優惠,有的直接“憑準考證免門票”。另一方面,畢業旅行對畢業生來說,不僅是一次放松身心的機會,更是拓寬視野、了解文化的過程,近年來成為越來越多畢業生的“剛需”。再加上,剛剛畢業的中學生普遍預算有限,屬于對價格比較敏感的消費群體,景區的門票優惠,的確對不少畢業生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從效果看,這一模式也可以說是較為成功的。如有的景區在門票優惠政策的推動下,高中畢業生約占新增客流的25%—30%。更重要的是,對不少景區而言,通過“定向”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畢業生客群,也有利于進一步優化游客結構,與年輕人建立持續的聯系,助力景區的“年輕化”。同時,淡化對門票收入的依賴,也利于倒逼景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服務的創新上。
應該看到,當前年輕人的旅游觀念正在發生明顯變化。相對于傳統旅游側重的觀光需求,年輕游客對于更能滿足情緒價值的沉浸式、互動式體驗,有著更多的追求。并且,他們的文旅需求也更多元化、個性化。這些變化要求景區必須要在充分洞察年輕人文旅新需求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文旅產品的供給和文旅服務方式。
一定程度上說,一些景區重視發展“準考證經濟”,是主動向年輕游客“靠近”的一種積極嘗試。不過,僅僅是在門票優惠上做文章顯然還不夠。畢竟,門票優惠或許能夠吸引一些年輕游客的關注,但真正完成由“吸引人”到“留住人”的升級,歸根結底還是得拼服務。事實上,近年來一些網紅景點乃至網紅城市的興起,不少都與是否能夠滿足情緒價值的“寵客”服務有關。這樣的成功經驗,值得更多景區總結參考。其實,目前已有部分景區專門針對畢業生群體推出了研學課程和非遺體驗等新的文旅產品。這表明不少景區已經意識到了創新的重要性。
文旅產業還需立足長遠,創新構建“體驗—產品—服務”的完整體系。如體驗設計上要契合年輕人興趣,可運用虛擬現實等技術打造沉浸互動產品;產品內容上應強化社交屬性,開發適合打卡分享的場景;服務層面則需提升增值體驗,如可聯合商家推出航拍、研學等項目,實現文旅發展與年輕人文旅需求滿足的雙贏。
(朱昌俊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