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東臺頂 |
2017年05月23日 11時18分 忻州在線 |
五臺山之東臺名曰望海峰,又名青龍山,海拔2795米,山勢形狀,仰視如大象獨立,鳥瞰如鰲脊出海。《清涼山志》載,“頂若鰲脊,周三里”。臺頂東畔,有那羅延窟。窟內風氣凜然,盛夏有冰,吐云納霞,幽深莫測。既是菩薩居所,又為神龍出沒之地,是五臺山著名的圣跡之地。
望海峰的盛景在于東觀日出。由于東面再無大山阻擋,所以人的目力可東眺非常遙遠的地方。峰頂曾建有望海樓,專門為觀景而建。可惜年久已毀,1985年重建,為望海寺,內供聰明文殊。有史籍記載日出之壯麗景象:“每當蒸云寢壑之隙,爽氣澄秋之際,于日出扶桑之時,可望紅日十倍于車輪,紅輪之下,隱隱水光閃爍,若波若鏡,瑰麗非凡。1977年8月,趙樸初先生登東臺觀日出后乘興填詞《五臺雜詠·調寄憶江南》,形象描繪了東臺日出之勝景: 東臺頂,盛夏尙披裘。 天著霞衣迎日出,峰騰云海作舟浮。 朝氣滿神州。 東臺頂有時出現一種神奇的光環現象,在地理學中稱之為“峨眉寶光”,在佛教界稱之為“佛光”,僧尼俗稱為“佛祖顯圣”。這種現象東臺頂出現較多,在菩薩頂、黛螺頂也曾發生過。1985年臺懷上空出現;1988年8月22日菩薩頂上空出現。
《清涼山志》記述:“若夫精心欽仰,刻意冥求,圣境靈區,時隱時現,或神燈觸目,或佛光攝身,或金閣浮空……乃曼殊大慧之所持,如幻三昧之所現。”佛光顯現時,游人可看到天空中一個直徑達丈余的光環,由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彩帶組成。在彩色光環中,隱隱可見人的身影。(王文君)
(責任編輯:李冬梅)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