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健康頻道>>健康>>正文
上下樓費勁 膝關節受傷了?
2017年04月11日 16時22分   新華網

從椅子上站起來時腿發軟,膝關節不吃力,稍緩一下才能走路。

不敢走樓梯,每邁一個臺階,都覺得膝關節在別著勁兒。

蹲不下去,膝關節老嘎嘎響。

別人都穿裙子了,自己還穿長褲,腿怕涼。

今天走路走多了,關節都有些腫脹。

……

這樣的問題,可能你自己或者家人朋友經常遇到。有的人不當一回事兒,覺得忍忍就過去了。有的人則擔心,這是不是得了關節炎? 近日,中國首個自主開發的《圖示化膝關節炎患者自我評估問卷》在京發布,對照圖表,大家可給自己膝關節的狀況打個分,分數越高,證明你越需要趕緊去醫院。

年過50半數人膝關節有問題

在全球范圍內,關節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成人關節炎患者達5250萬人,每5位成年人中就有1位患有關節炎。預計到2030年,關節炎患者將增加25%,達6700萬人。

在關節炎中最多見的就是骨關節炎,已成為繼意外傷害后成人肢體殘疾的第二大原因。骨關節炎為一種退行性病變,系由于增齡、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又稱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臨床表現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其中,膝關節炎表現較為明顯,其癥狀多為膝蓋紅腫痛、上下樓梯痛、坐起立行時膝部酸痛不適等。

我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由骨關節病導致的成人肢體殘疾為540.66萬人,占比18.7%。骨關節炎的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高,50歲以上的人群,發病率50%;大于75歲的人群,發病率80%;40歲以下的人群,也有10%-17%的發病率。關節炎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患者被反復發作的病痛折磨,焦慮、睡眠不好、不敢運動,導致心血管等病變。

關節炎高發危害大,評估管理是治療成功的關鍵。但在我國,關節炎的臨床診療和管理工作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北京協和醫院“五一”前在京發布了中國首個自主開發的《圖示化膝關節炎患者自我評估問卷》,以圖片形式將炎癥、疼痛和功能三維度指標可視化,以簡單易懂的形式幫助患者獨立完成對膝關節炎的評估,并養成炎癥疼痛量化評估習慣,輔助醫生簡化臨床診療過程,為臨床疼痛炎癥處理以及制定患者康復計劃提供依據。

《圖示化膝關節炎患者自我評估問卷》項目的發起人、北京協和醫院骨科翁習生教授說:“只有建立以量化評估為依據的管理模式,提高關節炎診療管理的規范性,改變傳統以經驗為主的診療方式,才能促進醫患對關節炎慢性病長期合理的管理,有效提高關節炎的治療率,從而改善患者功能恢復和提高生活質量。”

鼓勵病人參與診療決策是趨勢

當患者發燒或血壓高時,用溫度計、血壓表一量,大夫就基本能有個判斷。但關節炎病人不一樣,關節的炎癥一般有紅、腫、熱、痛、功能障礙等表現,每人的感受、描述差別很大。

對于骨關節炎診療管理,以往大多是憑借醫生的臨床經驗,依據患者的表述和臨床表現及病程發展進行診療。在診室里,大夫常常拿一把尺子或說出0-10數字,讓患者指認疼痛程度,0代表最不疼,10代表最疼。臨床決策缺乏客觀量化的指標,導致治療方式的粗放和不規范,使遠期療效和長期管理難以得到保證。加上患者就診的主訴為疼痛,而醫生更關注疼痛、炎癥、功能、轉歸全面管理。醫患治療目標的不一致,大大增加了關節炎診療管理的難度。

國外對關節炎的治療,強調在教育患者的同時讓其參與自我管理。英國國立健康與臨床優化研究所認為,使用有效工具傳遞信息,可促進患者積極參與自我管理,包括書寫形式、圖片、符號。

《圖示化膝關節炎患者自我評估問卷》將患者可能出現的癥狀分為三大類:一、疼痛5項:靜息痛、啟動痛、運動痛、天氣變化時疼痛、關節畏寒。二、炎癥3項:關節腫脹程度、局部皮溫、晨僵時間。三、功能6項:蹲起、上下樓梯、一次性站立時間、一次性步行距離、是否需要使用助行器械、做家務。

每項的打分是0到10分,總分140分。如果評分在40分以下,平時注意健康生活,可以通過減重、物理治療減輕疼痛,關節炎早期不需要吃藥;40到60分,需要改變生活方式和鍛煉方法,比如盡量別爬山、爬樓梯;分數大于70分,就要去看醫生了。

翁習生教授表示,現在,國人健康意識和生活品質在提升。對于糖尿病、高血壓等常見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已經非常成熟,可熟練操作血糖儀、血壓表,及時了解自己的病情并進行科學管理。關節炎病也是個慢病,《圖示化膝關節炎患者自我評估問卷》建立了膝關節炎患者參與自我管理的新模式。這個量表請患者指認自己的疼痛、發熱感受究竟在哪個分值上,以此判斷病情,在病人和醫生之間提供一個相對科學的方法。患者不用回憶模糊的病情感覺,可通過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定期評分在家輕松完成病情記錄,為臨床醫生對膝關節炎臨床診療、制定治療方案和康復計劃提供了準確的參考依據,有利于樹立醫患間共同的治療目標,提高關節炎治愈率。

誘發疼痛的主因是炎癥

關節炎疼痛使患者不得不減少關節活動量,活動量的減少又會導致關節僵直、肌肉萎縮,增加關節外傷可能,由此衍生出一個惡性循環,最終發展為關節活動性的完全喪失。同時,疼痛還能夠引起血壓升高、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失眠、焦慮等。炎癥,是導致骨關節炎疼痛的原因之一。

目前中國骨關節炎患者的抗炎鎮痛現狀不容樂觀,就診率低、晚確診、患者依從性差是其主要特點。數據顯示,膝關節炎患者從出現疼痛到確診的時間長達2年,91.6%的患者在出現明顯膝痛時才去醫院。翁習生教授說:“針對關節炎的抗炎鎮痛,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前兩種目前應用最多,也是有效控制病情發展的主要手段。患關節炎的多數為老年人,可能合并有胃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病,抗炎鎮痛時應該注重藥物的合理性、規范性和安全性,相對于傳統的消炎鎮痛藥,新一代藥物有助于降低胃腸道潰瘍和出血等胃腸道風險事件的發生,利于心血管的健康安全。”

(責任編輯:武丹)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