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眼暑期將至,各大醫院眼科又將開始迎來一波門診高峰,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惠僑醫療中心眼科教授吳京指出,隨著現在的升學壓力、與生活現代化相關的電腦、智能手機等的普及,兒童青少年近視有向低齡化、高度數發展的趨勢。下面針對門診中家長們經常問到的問題,我們請吳京教授作解答。
◎孩子近視了能否通過治療恢復?
警惕打著各種能夠治愈近視的藥物廣告。臨床上近視(近視眼)是指眼睛在調節放松時,平行光線通過眼的屈光系統折后點落在視網膜之前的一種屈光狀態。近視分為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假性近視是指通過阿托品眼藥水點眼后近視消失,變成正視或遠視;而真性近視采用阿托品點眼后近視度數未降低或降低度數小于50度。
假性近視是一種功能上的改變,它是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和合理的用眼衛生習慣矯正的,而真性近視已經出現眼球結構上的改變,眼球的前后徑變長,要想通過藥物或別的物理方法恢復是不可能了。所以市面上很多打著各種能夠治愈近視的藥物廣告家長們需要提高警惕。
◎父母近視,生的小孩一定會近視嗎?
高度近視有一定遺傳傾向。要想弄清這些問題,我們需要知道近視主要由以下兩方面因素決定。遺傳因素:研究認為高度近視眼的雙親家庭,下一代近視的發病率較高,高度近視眼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已被公認,但對一般近視遺傳傾向就不很明顯。環境因素:其在近視的形成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如用眼距離過近,用眼時間過長,照明光線過強或過弱,在行車上或走路時看書,躺著看書等這些不好的用眼習慣都是導致近視的危險因素。
◎戴眼鏡會進一步加深孩子近視嗎?
戴眼鏡是糾正近視的最簡單有效方法。對于真性近視的孩子,最為簡便和有效的方法就是佩戴一副合適的眼鏡,需要強調的是12歲以下的孩子必須以阿托品散瞳驗光,建議最好在正規的醫院驗光配鏡。
近視度數發展與否,和戴眼鏡毫無關系。的確有些患近視眼的人,自戴眼鏡后過了一段時間近視度數又加深了,還要重新驗光配鏡。這主要是因為,有人配完眼鏡就覺得萬事大吉了,學習看書時,仍然離得很近,閱讀時間太長,或躺著看書或走路看書或在照明不足的地方看書等,時間久了,同樣導致視力疲勞,近視度數就不斷增加。所以即使佩戴眼鏡了更要注意用眼衛生習慣。
◎孩子近視能否佩隱形眼鏡?
長期佩戴有感染風險。隱形眼鏡也稱之為角膜接觸鏡,對于角膜和結膜情況好的孩子可以考慮偶爾佩戴,但不建議長期佩戴,因為角膜接觸鏡長期使用可能出現角膜損傷、結膜炎癥、角膜感染等并發癥。
◎OK鏡對孩子治療近視是否有用?
OK鏡有助延緩近視發展,但不能根治。近些年出現的OK鏡全名為塑形性角膜接觸鏡,是利用鏡片的形態定量修正眼角膜的弧度,從而暫時降低眼睛的近視度數。通常配戴一夜后可以在一整天維持較好的視力。近視能在不戴眼鏡的情況下獲得良好的遠視力,這是OK鏡的魅力。然而若停止戴鏡,眼睛又會緩慢地恢復原來的近視度數。
因此,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任何聲稱OK鏡能夠根治近視或永久性降低近視度數的說法都是誤導,不過目前有部分研究表明OK鏡能夠控制延緩近視的發展過程。
◎目前孩子不想佩戴眼鏡能否激光手術治療呢?
18歲以下不建議手術治療。18歲以下的孩子,眼睛的調節狀態尚未穩定,因此不建議手術。如果孩子18歲以后有摘掉眼鏡的愿望,排除手術的禁忌癥,并且能承受激光手術失敗的風險(手術風險不大,但是有視力反彈的可能)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此外還有一些家長會關心中醫治療,眼部按摩,耳針及梅花針等治療方法是否能夠治療近視,目前我們認為這些方法能對改善視覺疲勞有一定效果,但對近視治療尚無可靠證據。
■專家建議
及時糾正錯誤的用眼方法
說一千道一萬,近視的形成不是一兩天的功夫,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應注意日常養生良好的用眼習慣,否則一旦近視,再想恢復到正常水平就不容易了。吳京建議,大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預防:
1.嚴格控制孩子用眼時間,教會孩子合理用眼,過多地使用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容易造成屈光不正等問題。要減少看近物的頻率和時長,一般用眼30-40分鐘后要有10分鐘的休息,可通過遠眺或閉眼等動作來放松眼睛,多看綠色植物或做眼保健操;
2.在孩子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提醒坐姿保持正確。要端正挺直,保持正確的距離,不能低頭彎腰,培養他們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不要趴在桌子上或扭著身體;
3.寫字讀書要有適當的光線,光線最好從左邊照射過來。不要在太暗或者太亮的光線下看書、寫字,減輕學生負擔;
4.孩子的營養也要保持,不能讓其挑食、偏食,要多吃水果、蔬菜,營養要均衡,視力才能發育的好,可以多吃些含甲種維生素較豐富的食物,各種蔬菜及動物的肝臟、蛋黃等。胡蘿卜含維生素B,對眼睛有好處;
5.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學習壓力,每天學習之余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預防近視的發展。據最新研究發現,孩子每天戶外活動3小時以上,近視概率大大降低;
總之,家長們生活中需要及時糾正孩子錯誤的用眼方法,加強科學用眼意識,關愛孩子的健康,呵護眼睛,從小做起。
(責任編輯: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