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中心醫院 謝橋濤 吳莉
33歲的王先生體重190斤,血壓150/100mmHg左右,睡眠時鼾聲大且頻繁呼吸暫停。他通過多導睡眠監測發現,睡眠狀態每小時呼吸暫停58次,血氧飽和度最低跌至56%。經醫院確診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王先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佩戴呼吸機、減重35斤等治療,兩年后睡眠和血壓均恢復正常。這個病例揭示了一個高血壓的元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它不僅影響睡眠質量,更是導致高血壓,甚至猝死的“隱形推手”。
為何OSA與高血壓密不可分?
夜間缺氧是血壓失控的“幫兇”。呼吸暫停時,身體誤以為“窒息”,緊急釋放應激激素,導致血管收縮、心跳加快,長期引發血壓升高。這類高血壓往往難以控制。
OSA的典型表現:
鼾聲如雷卻斷斷續續患者打鼾聲大,但常伴隨呼吸暫停,甚至被憋醒。
白天“睡不醒”晨起頭痛、口干,即使睡夠8小時,仍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難以控制的嗜睡。 全身器官“慢性缺氧”呼吸暫停導致缺氧,長期會引發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增加心肌梗死、腦卒中的發生風險。
如何識別OSA?
高危信號自查(以下8個問題,每項答“是”得1分):
打鼾聲響(隔門可聞);白天嗜睡、疲倦;被他人觀察到睡眠中呼吸暫停;患有高血壓;BMI>35kg/m2;年齡>50歲;頸圍>40厘米;男性性別。
結果判斷:≥3分,提示OSA風險較高,建議就醫;≥5分,高風險,需盡快進行睡眠監測。
需要注意的是,確診需專業檢查,可通過多導睡眠監測記錄呼吸、血氧、腦電等數據,精準評估病情。
OSA的治療:
無創呼吸機呼吸機通過持續送氣撐開塌陷的氣道,是成人OSA的首選療法。病例中的王先生佩戴呼吸機后,呼吸暫停次數從58次/小時降至正常范圍。
減重和生活方式調整建議患者減重、控制飲食、加強鍛煉。肥胖者如果減重5%~10%可顯著改善癥狀。
綜合管理慢性病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需同步治療。研究顯示,控制OSA可顯著減少降壓藥用量。
手術對于存在口咽部結構狹窄患者,可通過手術解決上氣道解剖結構異常。
OSA的預防:
高危人群定期篩查尤其是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側臥睡、抬高床頭這樣可以減少患者舌根后墜。
戒酒、慎用安眠藥酒精會加重患者氣道松弛。
家庭支持家屬可幫助記錄鼾聲、呼吸暫停情況,督促患者就醫。
OSA不是簡單的“打呼嚕”,而是全身健康的“定時炸彈”。如果您或家人有相關癥狀,請務必重視。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