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健康頻道>>健康>>正文
健康信息“打架” 真相須多重求證
2025年06月20日 08時50分   大河網

□河南日報 趙大明

“每升桶裝水中含有約24萬個塑料微粒”?近日,習慣于飲用桶裝水的鄭州市民小陳,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這句話后嚇了一跳。

進一步查詢后,他發現一些說法認為塑料微粒帶來的健康風險較大,也有說法認為“欠缺深入研究”“難以斷定”,這讓小陳一時間陷入困惑……在健康領域,類似的情況并不鮮見。面對五花八門的健康類信息,一般人該如何甄別,作出正確的判斷呢?

“首先,應該相信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營養學會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等權威機構基于大規模證據而提供的建議,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等。”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梁銳說。

其次,應查證原始論文、剖析研究本質,警惕將動物或細胞實驗結論直接套用于人。如“檸檬抗癌”的說法看起來很“誘人”,但多為試管結果,并不能直接應用于人體。

此外,還要篩查利益關聯,商業資助的研究結論往往帶有傾向性和誘導性。“以推銷產品為目的的理論必然‘有鬼’。”梁銳說。根據媒體報道,“酸堿體質理論”的始作俑者——美國人羅伯特·歐·陽通過賣書、生產保健品和藥物、開辦診所等方式牟取暴利,最終于2018年被法院判罰超過1億美元。

“大家平時努力增強健康素養的同時,不妨多關注一些權威專家的網絡平臺賬號,優先選擇帶‘黃V+機構認證’標識的賬號,警惕非專業人士進行偽科普。”梁銳說,必要時一定要咨詢臨床醫師或營養師等專業人士,根據實際情況尋求個性化建議,切忌輕信單一信源而盲目判斷。

回到塑料微粒的話題,梁銳認為,一方面應及時追蹤最新的科學共識,另一方面也要抱有防患于未然的心態,盡量減少對微塑料的接觸和攝入。“除了平時養成燒開水喝的習慣,還應盡量使用玻璃或不銹鋼容器盛裝飲用水;少吃塑料包裝食品,麻辣燙、米線等食物不要直接用塑料袋套在碗上吃。另外,要注意少用塑料砧板、塑料吸管等。”梁銳提醒。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