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市第二醫院 楊楓
心肌梗死急救成功后,康復期護理對于患者恢復健康、降低再次發病風險至關重要。康復期護理涉及生活的多個方面,以下五個關鍵要點需重點關注。
培養良好生活習慣飲食上,應遵循低脂、低鹽、高纖維原則。每日鹽攝入量控制在5克以內,減少腌制食品、加工肉類的攝入,以減輕血壓和心血管負擔。增加新鮮蔬菜、水果、全谷物的比例,保證膳食纖維的充足攝入,有助于維持腸道健康與血脂穩定。烹飪方式盡量采用蒸、煮,避免油炸、油煎。
同時,要嚴格戒煙戒酒,煙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會刺激血管,增加心臟負擔。作息方面,保持規律的睡眠,每天保證7~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讓心臟得到充分休息。
開展運動康復訓練運動康復需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制訂個性化方案。在康復初期,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從簡單的床上活動開始,如翻身、緩慢抬腿等,逐漸過渡到床邊坐立、站立。隨著身體機能的恢復,可進行低強度的有氧運動。運動強度以運動時微微出汗、呼吸稍快但不急促,運動后無明顯疲勞感為宜。運動頻率建議每周3~5次,每次持續30分鐘左右。運動過程中要密切關注自身反應,若出現胸痛、呼吸困難、頭暈等不適癥狀,應立即停止運動并就醫。
嚴格規范用藥管理患者需嚴格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不能擅自增減藥量或停藥。常用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等,每一種藥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服用要求。抗血小板藥物可防止血栓形成,他汀類藥物能調節血脂并穩定斑塊,β受體阻滯劑有助于降低心肌耗氧量。服藥過程中,若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應及時告知醫生,以便調整治療方案。
積極進行心理調節負面情緒會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進而加重心臟負擔。患者應正視自身情緒問題,通過與家人朋友交流、參加社交活動、培養興趣愛好等方式緩解心理壓力。家屬要給予患者充分的關心和支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定期進行健康復查定期復查是監測康復效果、及時發現潛在問題的關鍵。患者應按照醫生安排的時間進行復查,復查項目通常包括心電圖、心臟超聲、血液檢查等。通過復查,醫生可以了解患者心臟功能的恢復情況、評估藥物治療效果,并根據檢查結果調整治療方案。一旦在日常生活中出現胸痛、心悸、呼吸困難等癥狀,應立即就醫,切勿延誤治療。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