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特殊力量”王培(左)和妻子上臺領獎。當日,新華社主辦的“中國網事·感動2018”年度頒獎典禮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10位“草根”成為舞臺上最閃亮的明星。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特殊力量”王培:妻子還記得他上次替換人質時候負傷,眉骨縫了7針,右肩被撕裂一道大口子,他是全國優秀的人民警察,更是家人放不下的牽掛。
1月18日,“失散者歸途的燈塔”李耀進(左)上臺領獎。當日,新華社主辦的“中國網事·感動2018”年度頒獎典禮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10位“草根”成為舞臺上最閃亮的明星。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失散者歸途的燈塔”李耀進:他用23年的時間甄別尋親,幫助4260名滯留在杭州的救助對象找到了回家的路。
1月18日,“輪椅上的跑者”矣曉沅(右)上臺領獎。當日,新華社主辦的“中國網事·感動2018”年度頒獎典禮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10位“草根”成為舞臺上最閃亮的明星。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輪椅上的跑者”矣曉沅:從考入清華到被保送攻讀碩士研究生,他在求學和科研的道路上“跑”出一段又一段傳奇。
1月18日,“大國工匠”環衛工人李德(左)上臺領獎。當日,新華社主辦的“中國網事·感動2018”年度頒獎典禮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10位“草根”成為舞臺上最閃亮的明星。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大國工匠”環衛工人李德:一手拿著初中文憑,另一手卻有9項國家專利,他用自主創新,提升機械化作業率,讓環衛工作“少些味道,多些尊嚴”。
1月18日,“代理媽媽”彭錫萍(左)上臺領獎。當日,新華社主辦的“中國網事·感動2018”年度頒獎典禮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10位“草根”成為舞臺上最閃亮的明星。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代理媽媽”彭錫萍:在她的一本《代理媽媽日記》里,記錄下她與患病新生兒“小精靈”共度51個日夜的點點滴滴,字里行間,有工作的艱辛付出、有母愛的無私奉獻。
1月18日,“勇救落水幼童的88歲老兵”何有義(中)上臺領獎。當日,新華社主辦的“中國網事·感動2018”年度頒獎典禮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10位“草根”成為舞臺上最閃亮的明星。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勇救落水幼童的88歲老兵”何有義:他的女兒無法想象,這個平常要人攙著走的老父親,竟在危急時刻跳河救人。女兒也深深理解,因為父親是一名永葆本色的老兵!
10位“中國網事·感動2018”年度網絡人物,是由公眾線上投票和專家線下評審相結合的評選方式選出,在他們身上集中表現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們有信仰、有力量、有情、有愛,那些美好的品質、閃亮的人性令人溫暖。
據了解,“中國網事·網絡感動人物評選活動”2010年經原中央外宣辦批準,由新華網、新華社“中國網事”欄目承辦,自2010年起已舉辦八屆,是國內首個以基層普通百姓為報道和評選對象,由新華社記者走訪基層挖掘感人故事,不同機構推薦候選人,發動網民通過新媒體方式進行線上、線下評選并進行年度頒獎典禮的公益品牌活動。
(責任編輯: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