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100多萬名農村老年人
1月22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全省民政工作會上獲悉,目前全省共建成5890個農村日間照料中心,覆蓋73%的千人以上行政村,惠及100多萬名農村老年人。
2018年,全省民政部門積極履行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職責,緊盯深度貧困,持續(xù)攻堅發(fā)力。進一步細化了工作措施,制定了農村低保扶貧行動計劃,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老年人、貧困殘疾人、重病患者、未成年人及其他因臨時困難返貧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全部納入農村低保范圍。全年共下撥中央和省級社會救助資金78.2億元,共保障城市、農村低保對象35.8萬人、100.5萬人,特困供養(yǎng)對象13.8萬人,共實施臨時救助42.6萬戶次。全省農村低保平均保障標準達到每人每年4080元,所有涉農縣農村低保標準全部達到或超過了國家扶貧標準。
針對低溫冷凍、洪澇、冰雹、干旱等自然災害,及時響應,多次實地查災核災救災。精心部署了受災群眾冬春生活救助工作,全年下撥救災資金3.2億元,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省政府連續(xù)將“新建600個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列為年度為民辦的六件實事之一。山西省民政廳將此作為年度中心任務,及時制定工作方案,審核下達建設任務和資金,督促指導落實,圓滿完成建設任務。目前,全省共建成5890個農村日間照料中心,覆蓋73%的千人以上行政村,惠及100多萬名農村老年人。
全省城鄉(xiāng)低保保障標準每人每月至少提高20元,聯動調整了特困供養(yǎng)對象生活和護理標準。一至四級傷殘人員護理費標準、部分優(yōu)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提高10%以上。機構供養(yǎng)、散居孤兒生活補助標準每人每月分別提高到1500元、1000元。
2019年,山西省民政廳將抓好新建300個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民生實事任務,并向深度貧困縣傾斜。在已建成的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中選擇500個示范點,采取以獎代補的辦法,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托第三方進行市場化運營。還將實施經濟困難的高齡和失能老年人關愛行動。要在現行標準的基礎上,將經濟困難的高齡老年人補貼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50元,經濟困難的失能老年人補貼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切實提高老年人幸福感和獲得感。(記者 郭衛(wèi)艷)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