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日本歸還的朱鹮來到北京動物園!10月31日,日本歸還的16只朱鹮空運至北京,在完成為期一個月的嚴格隔離檢疫后,正式運到北京動物園朱鹮飼養基地,它們將與動物園已有的23只朱鹮一起進行飼養繁育。
朱鹮,素有鳥中“東方寶石”之稱,以其稀少的數量和美麗的形態聞名于世,是全球瀕危鳥類,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隨著環境變化,在19世紀后期朱鹮數量急劇減少,曾一度在野外消失。
1981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經過多年考察,在陜西洋縣的姚家溝發現了7只野生朱鹮,并將其中一只下巢的雄性小朱鹮送到了北京動物園飼養,并給它取名“華華”。“華華”作為中國第一只人工飼養的朱鹮,曾于1985年-1989年借到日本“朱鹮保護中心”進行合作繁殖,此后它便一直生活在北京動物園里。
1992年,北京動物園攻克“遷地保護”中飼養、存活和繁殖的三大難關,孵化出朱鹮幼雛,并經過人工精心飼養成活,且能展翅飛翔,這是人工飼養、繁殖中的重大突破。
經過幾代飼養員及技術人員的精心飼養及技術攻堅,截止到目前,在北京動物園生活的朱鹮已達23只。其中一只名為“平平”的朱鹮,已經刷新了全球最長壽朱鹮紀錄。“平平”1986年出生于陜西洋縣,換算成人類年齡的話,它已經超過了100歲。加上此次來到北京動物園的朱鹮,北京動物園已經組成了39只的朱鹮種群。
北京動物園種群管理科科長鄭常明介紹:“北京動物園首次建立了朱鹮從野外救護、人工飼養、繁殖育雛全鏈條技術體系及第一個朱鹮人工繁育種群,實現了遷地保護單位向就地保護單位的技術輸出,使全球朱鹮數量從7只躍升至近萬只,緩解瀕危程度,成為世界瀕危動物保護的成功案例。”
根據公開報道,朱鹮過去曾廣泛分布于日本各地,但明治時期以后數量驟減。2003年日本本土的朱鹮滅絕,之后接受中方的提供,進行飼養繁殖。根據雙方的備忘錄,中方提供的朱鹮的半數子女要歸還。日本歸還朱鹮始于2002年3月,到2016年3月為止實施了7次,共有47只回歸中國。此次為第8次歸還。
據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