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1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我國2024年全年造船業的最新數據,中國造船業三大指標: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繼續穩步增長,連續15年全球第一。
中國造船業三大指標連續15年全球第一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55.7%、74.1%和63.1%,繼續穩步增長。引人關注的是,2024年我國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均創中國造船史的最好水平。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彥慶表示,2024年取得一個非常好的成績,無論是在市場接單,還是組織生產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說明中國船舶工業的基礎雄厚,而且能夠和全球的優質供應商協作,是大家共同進步的成果。所以實際上中國船舶工業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最新數據還顯示,2024年,我國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長13.8%;新接訂單量同比增長58.8%;截至12月底,手持訂單量同比增長49.7%。在全球18種主要船型中,中國有14種船型新接訂單量位居全球首位,全國各家造船廠都超額完成了全年的經營指標,市場需求快速增長。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彥慶介紹,中國船舶工業訂單總體看能夠滿足未來近4年的工作量,這說明中國船舶工業在未來穩定工作方面走出了關鍵的一步。中國船協(船舶工業協會)的預測模型給出的數據表明,每年海運貿易量增幅給出的新船的需求,大概在2500萬到5000萬載重噸左右,總體來講還是保持上升的趨勢。
多家船企實現2025年“開門紅”
2024年中國造船業再創紀錄,2025年新年伊始,我國多家船舶企業就接連完工交船,實現了“開門紅”。
2025年的第一個工作日,中國船舶上海外高橋造船就交付了11.4萬噸成品油船“海洋偵探”號,成為今年首個交船船企;1月3日,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82600噸散貨船和62000噸重吊多用途船在江蘇交付;1月7日,廣船國際為比亞迪建造的第一艘7000車LNG雙燃料汽車運輸船交付起航,同一天,一艘21萬噸氨預留散貨船也在青島完成簽字交付……
一艘艘高附加值船舶接連交付,船塢中的工作也是熱鬧非凡。在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記者看到,船塢中建造的LNG運輸船剛下水,第二批就進來了。今年,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將創紀錄地達到同時在建19艘LNG運輸船舶。
中國船舶滬東中華副總經理張秀峰介紹,船塢周期已經排到了2030年底。他們一直在追求一體化、模塊化建造,使造船節奏和效率得到了一個飛躍。今年是產能倍增的一個爆發年,計劃交付和完工13艘LNG船,是近年來的又一個新的高峰。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