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委黨校經濟教研室一行三人對定襄縣的支柱產業——法蘭鍛造業在新常態下的經營現狀及發展出路進行了典型性深入調查研究,現就定襄法蘭企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發展思路提出以下意見。
一,定襄法蘭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同質化競爭加劇了法蘭企業的生存壓力。
定襄縣作為“法蘭之鄉”在全國乃至全球知名度都是極高的。全縣法蘭鍛造業共有工商注冊企業1002戶,其中實體企業567戶,其數量之多在于法蘭產品的市場需求尤其是國外市場需求大,利潤也相對可觀,因而在2010年前后該縣法蘭企業出現一哄而上的現象,法蘭產品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這種潛在的危機在新常態下直接導致法蘭產品產能過剩和價格下跌,這種同質化競爭在當前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和補短板的大趨勢下,無疑加劇了法蘭企業的生存壓力。
2、人才缺乏是法蘭企業發展壯大的瓶頸。
定襄法蘭企業的中高級技工主要來自兩個渠道,一是本地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二是從南方高薪聘請的中高級技工。真正從高等院校聘用的大學生寥寥無幾。究其原因,首先是人才供需矛盾所致。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機械鍛造專業畢業生相當缺乏。其次是我們的用工環境差。再次是待遇相對較低。與當地一般打工者的工資相比,法蘭企業技工工資比較高,但是與南方或者大型企業的工資相比,還是比較低的。
3、生產設備落后,管理方式簡單,企業效率低下。
定襄縣的400多戶規模相對較大法蘭企業,大多起步較早,其設備在當時還算得上先進。但隨著用戶對法蘭產品的規格要求和各種技術指標要求的進一步提高,這些企業的設備就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亟需更新換代。
定襄當地的法蘭企業大多屬于家族式經營,簡單化管理。這種管理體制必然導致產權不清、權力集中、決策獨斷,不能使企業與市場實現有效對接,抑制企業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4、經營者觀念陳舊,不敢創新。
首先,與南方人相比,北方人思想普遍保守,而地處晉西北的忻州也概莫能外;其次,法蘭企業寧愿吃老本、簡單模仿,也很難邁出創新這一步,主要是考慮,創新帶來的風險會直接導致經濟利益受損;第三,法蘭企業經營者文化層次相對低,大多數經營者在經營中也在不斷地學習和充電,但是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綜合知識缺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