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縣面對一系列嚴峻考驗,在投資增長難以提速的困難中尋找發展契機,在經濟持續下行的夾縫中尋求民生突破,全縣工業突破發展、農業成效顯著、民生持續改善、生態明顯好轉、城鄉建設呈現新特色、綜合實力平穩上升。預計去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0.4億元,同比增長3%;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9億元,同比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32億元,同比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1億元,同比增長5.0%;財政總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分別達到3.84億元和1.7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0137元和6270元,同比分別增長7%和9%。
——狠抓項目攻堅,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緊緊圍繞“項目提質增效年”戰略部署,堅持“八位一體”運行機制和縣級領導包項目制度,狠抓項目不放松,重點實施了104個重點項目、10個縣長聯系項目和7個重大產業項目。其中,五寨煤層氣液化調峰儲氣設施項目、武州石材加工園區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有效拉動縣域經濟總量擴張。
——堅持農業產業化,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圍繞玉米、馬鈴薯、小雜糧三大主導產業和甜糯玉米、蔬菜、中藥材等區域特色產業,實施了一系列糧食增產工程,在嚴重受災情況下,全年糧食總產量仍可達2.8億斤。通過政策扶持,加快發展以羊為主的畜牧業,全年羊養殖總量達102萬只。堅持以工業化理念、產業化路子推動農業升級改造,培育出康宇公司、甚喜茶園、科園實業等全縣16個龍頭加工企業,年加工轉化各類農產品1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6.92億元。加強農田水利基礎建設,全年改造坡耕地8300畝,全縣農田實灌面積超過5.31萬畝。緊緊圍繞“六個精準”“五個一批”工作要求,以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為基礎,實施移民搬遷3500人,完成了對193名貧困大學生、高中生的資助,完成千村萬人培訓880人,全年減貧6000人。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認真落實省政府為企業減負“60條”政策和市政府10條具體意見,為企業提供擔保300萬元,為16戶企業解決貸款3660萬元,減免企業增值稅1436萬元。積極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成功申報了國家級科技富民強縣項目。規劃實施了總面積10.5平方公里的“北環產業集聚區”,目前,園區內企業完成營業收入37.48億元,創利稅9648萬元。認真落實清費立稅、“煤炭20條”等政策措施,全年發運煤炭達3350萬噸,創利稅1.62億元。
——全力推進城鎮化建設,統籌改善城鄉面貌。2015年重點在“完善功能,改善環境,提升品味”上下功夫,實現城市建設管理水平新提升。結合“十三五”,進行了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啟動了城市排水、防澇和綠化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堅持縣城“東移北擴”戰略不動搖,不斷加大財政投入,重點實施了清漣河沿線水系景觀、園林景觀、生態景觀等市政工程;改造城市道路2340米,鋪設供水、供熱等各類管網6000余米。組建了城區綜合執法辦公室,大力整頓了城區交通秩序、市場秩序和環境衛生秩序,縣城人居環境大幅提升。制定了《五寨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2015年行動計劃》,縣鄉道路改造、農村飲水工程、村莊美化工程、農村危房改造、鄉村清潔工程、垃圾、污水專項治理等各項工作有序推進,鄉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著力改善民生,各項社會事業統籌發展。教育方面:第五小學附屬設施建設、教師周轉房建設、薄弱學校改造等項目全部建成投用;繼續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職業教育免費全覆蓋等各項優惠政策;教育信息化、均衡化發展水平不斷提升。衛生方面:中醫康復醫院投入運營,孫家坪等3個鄉鎮衛生院主體已完工,14所村衛生室業務用房全部完工,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步伐加快。文化方面:為全縣12個鄉鎮文化站配套運行保障資金,為重點鄉村添置圖書、器材,為開展文體活動好的農村提供活動資金。文化“三下鄉”活動深入開展,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多彩。社保方面:積極落實就業和再就業扶持政策,全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1649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以內;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低保金、優撫金、救助金按政策足額發放,新農合參合率達100%;實施保障性住房108套,住房保障穩步改善,有效緩解了城鎮居民住房困難。(葛文娟)
(責任編輯: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