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毀無證生產餐用洗滌劑窩點
食品相關行業的安全一直是人們最關注的問題,相比以前,近年來食品相關行業曝光的安全問題大大減少。但是,因“利”而生的黑作坊仍屢禁不止,不少飯店在進貨的時候只考慮進貨價格是否便宜,而對貨物的質量并不十分關心。以民間無證生產的洗潔精為例,這種洗潔精的售價僅及正規產品的六分之一左右,而經這種洗潔精洗滌過的餐具,我們可能無一例外地在一些飯店使用過。
南關村位于忻州古城南門外,近年來,隨著忻州城市發展的不斷北移,南關村逐漸失去了往日的繁華。
在這個安靜的村子里,住著許多下崗員工,面對著生活的壓力,他們有的實現了再就業,有的則選擇了自主創業。
居住于此的王先生就是一位“自主創業者”——無證生產餐用洗滌劑。以低廉的價格大量出售這種無法保證質量的洗滌劑,雖然緩解了生活的壓力,但是,他的這種“創業”,對于他自身來講,無疑是飲鴆止渴,甚至對社會和群眾而言都是一種危害。
據執法人員介紹,這種劣質洗滌劑,多由不法分子在塑料桶里用水攪拌發泡劑、氫氧化鈉、工業鹽等化學原料制成,工具十分簡陋,生產流程更是簡單,產品根本沒有殺菌措施和質量控制措施。使用這種質量不合格的洗滌劑清洗,并不能殺死大腸桿菌等細菌病毒,殘留物所含化學成分也將對人身健康產生危害,輕則引起腸胃病,重則傳染甲肝、乙肝等病毒。根據相關規定,此類物品的生產者將面臨沒收產品及違法所得、繳納罰款等處罰,構成犯罪的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當執法人員敲響王先生的家門時,發現門內無人應答,并且門是鎖著的。執法人員推測,他應該是去送貨了,于是決定前往附近的飯店里進行這種洗滌劑在使用環節的調查。
![](/__local/1/A0/40/7CE0613A83A6688DFA24787C2AD_71CE79CC_18B2E.jpg)
在兩家城門樓前的飯店中,執法人員檢查了廚房的制餐環境,最后將目光鎖定在清洗碗盤所用的洗潔精上,發現這兩家飯店所用的洗潔精均無生產許可證明,產地則分別為太原和忻州。
執法人員沒收違法洗潔精后,對飯店負責人做了筆錄并進行教育,同時通過飯店負責人掌握了銷售商家的情況。
這時,執法人員得到消息:王先生回家了。
王先生家的院子里停著一輛三輪車,車上擺著的,是他最近進回來的生產原料——幾袋氯化鈉、發泡劑、氫氧化鈉。
執法人員道明來意后,王先生明確表示自己沒有生產許可證,只是作為一名下崗員工,希望借此補貼家用。
在他生產洗滌劑的房間里,擺放著一套生產工具與幾桶成品。
![](/__local/3/A7/BD/23807C3D042EA08E8887B5D0AC3_C23EF38C_10269.jpg)
“有一次,我們接到一位飯店員工的投訴,她的雙手嚴重蛻皮,已有潰爛的趨勢,就是因為使用這種洗潔精造成的。”執法人員一邊從滿是污漬的塑料桶中提取洗潔精樣品,一邊說道,“想想看,只是用手接觸就有這樣大的危害,我們使用經過這種洗潔精洗滌的餐具會對身體造成怎樣的損傷呢?”
調查完畢后,執法人員對王先生做了筆錄,并向他嚴肅表明,他的生產行為會造成社會危害,已經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五條規定,必須立刻停產、接受處罰。
王先生表現得比較配合,表示接受處罰,并且自己駕駛三輪車將被沒收的原料與違法產品送至稽查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