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頻道>>忻州新聞>>正文
張俊生:赤手空拳打天下
2018年05月25日 10時45分   忻州在線·忻州日報

“跤鄉”走出的柔道教練

走在鎮江大街上,張俊生被人一眼就能認出來——中等個頭,身材敦實,膀大腰圓,下盤沉穩,走起路來虎虎生風,一看就是搞體育的出身。

張俊生指導特警隊員習練柔道技藝

在鎮江這座長江和大運河交匯的城市,今年51歲的張俊生已經生活了23年。

張俊生是原平市王家莊鄉東泥河村人。在王家莊鄉,東、西、中三個叫“泥河”的村子毗鄰相望,村民世代種地為生。上世紀80年代,村里的后生們想要走出去,出路有兩條:一是考學校,二是練摔跤。

大學擴招前,城里的學生能考上大學、中專的也是百里挑一。因為家庭、師資等顯而易見的因素,農村孩子在考學這條路上,其實早早就輸在了起跑線上。考學這條路走不通,只要身體壯、耐摔打,當時農村孩子還有一條練摔跤上體校、畢業后國家分配工作的路——但這條路也不好走,首先須具備身體條件,其次得能吃苦,最后,你還得有個引路人。

幸好,張俊生這三條都具備。

在忻定原農村,摔跤有雄厚的群眾基礎。當年跟俊生差不多大的小后生,哪個不會“搬腿腿”“摟后腰”?但愛好歸愛好,能吃上“跌跤”這碗飯的,在方圓幾十里也絕對是鳳毛鱗角。而俊生的大哥,就是王家莊乃至忻定原一帶有名的“撓羊漢”,他憑這身本事進入體制內,先是運動員,后來做教練。在大哥的引導、指點下,張俊生“跌跤”一開始就上了路。16歲那年,順利考入山西省體校。兩年后畢業,又被挑選進山西省摔跤隊成了專業運動員,經常隨隊全國各地打比賽,最好成績在全國摔跤錦標賽上進過前六——能置身競技體育“金字塔”頂端的,永遠是極少數。

因為不是奧運項目,中國式摔跤其實從80年代中后期就逐漸被“邊緣化”,有的省、市干脆就取消了這個項目。在這種大背景下,有的摔跤運動員轉行練了柔道——畢竟都是力與技巧的運動。一個偶然的機緣,用俊生的話說是有位“貴人”提攜,1989年,其時22歲的張俊生考進了北京體育學院柔道專業。泥河村的“泥”孩子居然靠摔跤考上了大學,這件事在王家莊還一時引起了轟動。

但是,這大學也不是好上的。柔道訓練向以“魔鬼”著稱,別的不說,力量訓練一般人就吃不消,從字面上體驗一下柔道專業學生每天要重復幾百次的動作吧——負重深蹲跳,蹲起推舉,單側啞鈴肩上推舉,背、抱、扛、提人跑……每項都在挑戰身體極限。不管春夏秋冬,海綿墊子上的汗水一天不知道要擦多少次。好在泥河村的后生打小就不怕吃苦,再說練摔跤那幾年什么“回合”沒見過?4年后的1993年,張俊生大學畢業,被分配至重慶體工大隊擔任柔道教練。

在重慶的兩年,張教練比較郁悶——他不怕苦,但怕熱、怕辣。汗流浹背的張俊生經常孤獨地徘徊在嘉陵江邊,不知道下一步的路怎么走。

又是一個偶然的機會,當年的隊友來訪告訴他一個消息:江蘇省鎮江市體育局發布體育人才引進計劃,其中包括柔道項目。

與廣東、山東、遼寧一樣,江蘇向來是我國的體育大省。歷屆全運會,這幾個省的運動員往往席卷半數以上金牌。江蘇籍的奧運冠軍體育迷們如數家珍:當年“揚眉劍出鞘”的擊劍運動員欒菊杰、羽毛球金牌搭檔顧俊、葛菲,乒乓球運動員李菊、陳玘,體操運動員黃旭,排球名將趙蕊蕊……都是土生土長的江蘇人。江蘇競技體育如此發達,除了群眾體育的基礎雄厚、運動員人才梯隊合理外,還經常性地瞄準本地薄弱項目引進外省體育人才。

鎮江?這地方怎么樣?隊友說,比原平熱,但比重慶涼快多了。更重要的是,到那地方不用天天吃大米,鎮江“鍋蓋面”全國有名,還有“鎮江香醋”……

投遞簡歷、面試……經過一系列環節后,雙方都很滿意。1995年,28歲的張俊生從嘉陵江畔來到長江之濱,成為鎮江市柔道隊教練,日常工作除了訓練就是打比賽。不久又在本地娶妻生子,過上了平平穩穩的生活。

上一頁 下一頁 [1 2 3]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