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共青團忻州市委緊抓大學生假期返鄉黃金時間,進一步落實市政府“打造青年發展型城市”精神,做好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工作,在搭平臺、出實招、辦實事、優服務等方面下足功夫,讓暑期返鄉大學生零距離感受“忻青年”人才品牌打造工作的魅力與實力。
假期里,共青團忻州市委抽調骨干成立工作專班,面向市直、市屬各單位及各團縣(市、區)委,明確全市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工作架構,搭建共筑友誼、共話未來的互動平臺。全市14個團縣(市、區)委根據當地經濟、人文特色和大學生專業特點,為社會實踐活動各出奇招、各顯身手,亮點紛呈。
共青團忻州市委積極組織暑期返鄉大學生參與“人到山西好風光”上海、重慶人才宣傳推廣工作;主動與市文旅局、市圖書館、忻州古城、云中河景區對接,安排500名返鄉大學生當青年志愿宣傳員,進行文旅知識培訓并開展宣傳志愿服務,深切感受文化資源與人文資源的重要性。
共青團定襄縣委組織返鄉大學生赴禁毒教育基地、鄉村e鎮公共服務中心、恒躍集團數字黨建教育基地、北城社區、定襄縣人民法院、“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定襄縣季莊派出所、西河頭地道戰紀念館等地參觀研學,以及舉辦青年電商培訓班、“一定有你 共襄未來”活動等。返鄉大學生還拍攝了“安全生產記心中”“熱血籃球·志愿護航”等多部短視頻,讓大家充分感受家鄉發展變化,真正走進家鄉、服務家鄉,促進在外學子與家鄉互動融合。
共青團保德縣委組織190多名大學生開展了以“學習道德模范·傳遞榜樣力量”“依法守護母親河·綠色發展惠民生”為主題的宣講活動,并組織開展關愛留守兒童“七彩四點半課堂”志愿服務、中醫知識宣講及義診、訪老兵、“會聚團緣·七夕有約”青年職工聯誼等六大社會實踐活動,發揮返鄉大學生專業特長,激發他們愛家鄉的熱情。
共青團代縣縣委組織返鄉大學生開展了“青春理想‘晉’行時”主題宣講、旅游旺季服務游客、青年電商培訓、“青春代言·家鄉有我”系列活動,為2024代州黃酒文化節和該縣舉辦的體育賽事提供志愿服務等。組織返鄉大學生拍攝“我為家鄉代言”短視頻,以他們的視角分享代縣故事,講述代州歷史文化,呼吁更多青年加入為家鄉代言的隊伍中來,增強“忻青年”對家鄉文化的了解,厚植青年為家鄉干事創業的情懷。
共青團五寨縣委組織返鄉大學生走進當地老字號企業——牛氏博文醋業有限公司調研,參加青年電商創業培訓班、“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七夕”宣講、“古韻油紙傘·傳承非遺夢”等活動,以及到敬老院開展志愿服務,參與黨的創新理論宣講、禁毒宣傳、防溺水宣傳、防范電信詐騙宣傳等活動。走進社區開展“暑期小課堂”,為社區中小學生提供一對一的作業輔導,讓返鄉大學生體驗社會實踐的樂趣。
山西師范大學學生王鵬博告訴記者:“暑假期間,我參加了共青團忻州市委宣傳科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體驗了所學專業理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享受到了學以致用的快樂,真實感受到了講好家鄉故事、發展家鄉經濟,正是忻州青年釋放青春的最佳方式。今后我將加倍努力學習,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p>
據共青團忻州市委書記胡蕙介紹,截至8月22日,全市共收到暑期返鄉大學生申請社會實踐報名4896人次,接收2449人,圓滿完成既定任務。胡蕙表示,共青團忻州市委將持續與各實踐單位加強聯動,不斷深化“忻青年”社會實踐活動;持續服務好返忻、回忻、在忻大學生,引導他們以昂揚的奮斗姿態、飽滿的精神面貌,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開拓視野、積累經驗、增長才干,在推動忻州高質量發展“忻州實踐”中貢獻青春力量。 (徐國華 陳曉平)
(責任編輯:盧相?。?/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