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的原平春意盎然。同川鎮的萬畝梨園中,雪白的花朵如云似雪,層層疊疊綴滿枝頭。藍天映襯著如雪的花海,陽光穿過枝梢灑下斑駁光影,微風拂過,花瓣輕舞,清香四溢。在這醉人的春光里,全國各地的游客和攝影愛好者紛至沓來,共賞這場花海盛宴。這里不僅是游人爭相打卡的春日仙境,更承載著梨鄉人世代傳承的堅守與新生。
百年梨園煥新生 科技賦能果業興
原平種植梨樹的歷史可追溯至明清時期,當地特產“原平酥梨”因皮薄肉脆、汁多味甜而享譽全國,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近年來,原平市大力推進梨產業現代化發展,通過品種改良、科學種植、品牌打造等方式,讓傳統梨產業煥發新活力。
“我們采用了水肥一體化、無人機授粉等新技術,既提高了梨的品質,又降低了人工成本。”同川鎮梨農王大伯告訴記者,他家種植的50畝梨園去年獲得大豐收,收入比前幾年提高了30%。
此外,原平市還積極推動“互聯網+農業”模式,通過電商平臺拓展銷售渠道。不少果農開設了直播間,向網友推介原平酥梨、梨花蜜、梨膏等特色產品。“我們每年舉辦的梨花節,既是賞花盛會,也是推廣農產品的良機。”果農李大姐笑著說。
梨花經濟結碩果 走出特色振興路
一朵梨花,不僅帶來了春天的美景,更成為原平鄉村振興的“致富花”。近年來,原平市同川鎮緊緊圍繞以產業促進鄉村振興的發展思路,堅持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暢通梨果銷路,有效提升果農收入,擦亮了“梨鄉”金名片。
據統計,原平市現有梨樹種植面積10萬余畝,年產量達15萬噸。目前,同川鎮充分利用已建成的8座大型冷庫為梨農儲藏梨果,對農村低保戶、脫貧監測戶和基本生活困難戶提供免費儲梨,對其他梨農只收取電費成本。與往年相比,梨農直接增收1800萬元。由于帶動了梨市場價格整體上漲,帶動周邊梨農增收3000萬元。
“我們不僅要讓梨花成為原平的名片,更要讓梨產業成為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原平市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推進梨產業與文旅、電商等深度融合,打造集種植、加工、旅游于一體的全產業鏈,讓“梨鄉”品牌走向全國。
梨花如雪迎客來 文旅融合綻新花
清晨,陽光灑在原平市同川鎮的萬畝梨園內,游客絡繹不絕。有的舉家出游,在梨樹下野餐拍照;有的攝影愛好者架起長焦鏡頭,捕捉蜜蜂采蜜的瞬間;還有不少網紅主播穿梭于花海之間,直播這場春日盛宴。
“這里的梨花比我想象的還要壯觀!”來自太原的游客張女士興奮地說,“聽說原平的梨樹很多都有上百年歷史,花開得特別茂盛,果然名不虛傳。”
原平市文旅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原平依托梨花資源,打造了“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養生”的全季旅游模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去年梨花節期間,我們接待游客超過3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5000萬元。”他表示,今年預計游客量將再創新高。
來自北京的游客陳先生一家正興致勃勃地體驗梨園采摘。“我們昨晚就住在附近的農家樂,早上起來推開窗,滿眼都是梨花,特別美!”陳先生說,明年還要帶朋友一起來。
賞析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以梨花喻邊塞大雪,開創詠雪奇喻,展現壯美意境。
摘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岑參(唐)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 月下梨花與風中柳絮對仗,營造朦朧寂寥之美。
摘自《無題》
作者:李商隱(唐)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華。
● 贊梨花清雅獨立,不與眾芳爭艷的品格。
摘自《梨花》
作者:陸游(宋)
策劃:趙富杰
文字:劉芝彤
攝影:褚震
設計:狄芳娟 李春平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