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永恒動力,開發區則是改革創新的先鋒。近年來,忻州經濟開發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立足區域特色,持續深化管理體制和機制改革,優化服務機制,明確區域布局和功能定位,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突破、綠色低碳轉型、協調平衡發展,書寫了開發區建設的新篇章。
探索運營模式,蹚出破局發展新路徑。積極探索實施“小管委會+大公司”市場化運營模式,制定管委會對平臺公司授權清單,推動管委會分別與政府、平臺公司簽署任期目標責任書和年度指導性目標任務書,明確目標任務,厘清職責邊界。通過這種模式,讓管委會把該“管”的管起來、該“放”的放下去,平臺公司把該“接”的接起來、該“干”的干起來,快速提升了管運分離的質效。同時,引導鼓勵平臺公司聚焦設施配套,提品質、出精品、創經典,建美園區;聚焦經營維運,全要素、強保障、精服務,建強園區;聚焦資本運作,強化資產管理,做大再生資本,加強與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合作,積極爭取政策性資金,推動平臺公司以自立自強自主的市場主體開新局蹚新路。
優化服務機制,打通高效服務快車道。堅持以改革小切口撬動營商環境大提升,厚植經濟發展的“肥沃土壤”。嚴格按照《忻州市“承諾制+標準地”改革政府統一服務事項清單》的要求,完成了區域環評、區域能評、區域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區域地震安全性評價、防洪評價區域評估、區域水資源論證、區域水土保持評價、文物調查勘探、氣候可行性論證、區域壓覆重要礦產資源10項區域評估事項。同時,全力做好省市賦權事項承接工作,積極推動“一窗受理”“一窗辦理”“一窗出件”,與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建立內部協調機制,實現了“區內事、區內辦”,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
科學謀劃布局,錨定定位方向開新局。進一步明確了光伏、煤化工和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深度謀劃儲備項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力爭打造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鏈條。充分發揮一道新能源“鏈主”企業的帶動作用,推進千億級光伏產業園區建設。加快區位調整工作,對核心區周邊相鄰園區進行整合,由原來的119.98平方公里申請調整為80.07平方公里,深度融入秀容新城,進一步提升園區核心區綜合服務能力,實現空間布局更加合理、生產要素更加集聚、產城融合更加緊密。
打造綠電園區,搶占綠色轉型新高地。加快推進廣宇煤電光伏+新型儲能與現有火電一體化發展項目,加大資源整合力度,積極實施分布式發電項目。依托忻州市綠色能源優勢,探索打造“風、光、儲、用、充”數字化、智能化區域虛擬電廠能源管理平臺,一體推進綠電消納。充分挖掘綠電招商優勢,吸引、承接京津冀等發達地區先進制造業轉移項目入駐,推動產業轉型,為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注入新動力。
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忻州經濟開發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推動產業升級,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記者王金華 張志遠)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