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奔流不息。作為中國唯一以黃河彎曲命名的縣城,河曲縣地處晉陜蒙三省交界,肩負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重任。近年來,河曲縣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指引,以“一泓清水入黃河”為目標,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與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河曲縣將涉煤涉礦企業污染治理置于突出位置,通過壓實煤礦環保責任,完成生態恢復治理和土地復墾,劃定黃河岸線禁采區并設立界樁,對工業企業實施分類處置,推動環保設施升級,嚴厲查處企業違法問題,同時規范沿線經營場所,引導煤礦自建修理廠,設置臨時停靠點并提供應急服務,從源頭解決環境問題。
在優化運輸結構方面,河曲縣主攻煤炭“公轉鐵”,重點治理省道249線、308線和國道338線。拆除道路兩側違建并清理廢棄物,推動省道247線劉家塔至土崖塔新建項目,未來將實現省道249線向旅游公路的功能轉換;加大公路提質改造,強化貨運源頭揚塵治理和車輛管控,嚴懲拋灑滴漏行為,禁止危化品運輸車輛通行沿黃公路,并在臨河路段完善防護設施,嚴防交通事故污染水體。
水環境治理聚焦黃河河曲段、縣川河與朱家川河曲段。堅持工程與管理并重,實施河道綜合整治,嚴把排污“閘口”,鞏固排污口整治成果并全天候在線監測黃河水質。推進生活污水收集治理工程和縣城雨污分流改造,嚴防污水直排入河。
生態修復方面,因地制宜實施造林綠化。開展黃河干流沿線林業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利用財政資金和治理基金綠化礦山周邊荒坡及黃河沿線,提升沿黃公路兩側綠化水平,通過復綠、補植、修剪等措施,搭配常綠樹種和花灌木,兼具防塵凈化和美化效果。
河曲縣將涉煤涉礦企業污染治理視為轉型契機,推動煤炭產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發展,優化產能結構,建設智能化綠色礦山,優化“一區五園”布局,發展煤基新材料、裝備制造、固廢利用、農產品加工、低空經濟等產業。農業上,平川區發展設施農業建設有機基地,山區依托中國紅蔥產業研究院和協會,持續打造“中國紅蔥之鄉”,發展脫毒馬鈴薯、富硒谷子,擦亮“河曲海紅”品牌。沿黃旅游則重點打造娘娘灘、黃河濕地公園、翠峰山等景點,完善配套設施,實現省道249線向“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轉換,打造生態美麗經濟帶。(記者劉鑫林)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