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作用和個體勞動者協會橋梁紐帶作用,近日,市市場監管局、忻府區市場監管局和市個體勞動者協會組建專項服務小組,深入忻府區西張鎮地方特色食品“忻州豆腐干”生產加工企業,開展“上門問需紓困解難”服務活動。他們圍繞惠企政策解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生產風險防控及標準規范等內容開展“一對一”指導,切實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
強化精準宣傳,打通惠企政策“最后一公里”。服務小組為相關企業宣講“惠商保”項目、商標及專利質押貸款等市場監管領域惠企措施。針對部分個體工商戶對“惠商保”風險補償機制不了解的情況,工作人員現場解讀政策要點,指導企業通過保險工具降低經營風險。同時,結合食品行業特點,詳細介紹商標質押融資流程和專利權貸款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盤活知識產權資產,拓寬融資渠道。“國家的扶持政策越來越好,真沒想到商標也能變成‘真金白銀’,這可解決了資金周轉的大問題!”一食品小作坊負責人感慨道。
“風險防控+標準指導”,筑牢食品安全防線。服務小組深入車間一線,圍繞食品生產加工全鏈條風險防控,指導企業完善原料驗收、生產車間衛生標準、生產加工關鍵環節風險點控制、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產品儲存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強調關鍵控制點(如微生物污染、交叉污染)等的規范操作。在食品添加劑“精準使用”和標簽標識合規方面,工作人員認真解讀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25)新規的變化,幫助小作坊管理人員及時了解和掌握新標準規定,規避因標準理解偏差導致的違規風險。
據悉,該局將持續深化開展各類服務活動,推動商戶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以政策紅利激發企業活力,助力全市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本報通訊員)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