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勵市民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余姚農商行進一步深化“道德銀行”建設,將志愿服務時間存入“道德銀行”,整合道德資源、積累道德資產,讓人們的愛心充分展示,這一做法無疑令人耳目一新。“道德銀行”將志愿者服務積分“儲存”,積分超過9000分,可享受一筆低息“道德志愿貸”,讓志愿服務做貢獻也能當錢花,弘揚的是一種社會道德風尚,這對建設和諧社會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
爭當志愿者可以培養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是精神文明的良好載體。志愿服務并不是一種單純的給予,在給與的過程中自己可以獲得內在的愉悅感、充實感和存在感。志愿者是文明的傳播者,為需要幫助的人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志愿者把關懷帶給社會的同時,也傳遞了愛心,傳播了文明,這種愛心和文明從一個人身上傳到另一個人身上,愛心傳遞,把愛心的涓涓細流匯集起來,奉獻社會,會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暖流,最終人人都成為受益者。
有人說志愿服務是最好的公共福利。的確,志愿者以親切的關懷和熱心的服務,為服務對象送去最真摯的愛心和熱情,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們。沒有掌聲,沒有鮮花,沒有報酬,志愿者用一顆躍動著愛的心,完成著愛的傳遞,將汗水融化成滿臉笑容,快樂他人同時也快樂自己。有人說,當一個人傳播幸福時,那是因為有燦若寶石的道德在他(她)的心靈中閃光。
“道德志愿貸”是對志愿服務的褒獎,是對道德美德精神的弘揚。“士有百行,以德為首”。道德是文明社會的一種成就,是人類心靈的一個創造。民族與國家,需要充滿正能量的軟實力。每個個體,都需要充滿幸福感的道德環境。“道德志愿貸”,讓志愿服務時間“變現”,讓志愿服務做貢獻也能當錢花,這是對美德的褒獎,對愛心善舉的呵護。“讓好人處處受到禮遇”,形成好人有好報,并享受到優惠和實惠,鼓勵更多人爭當好人的良好社會氛圍。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