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態勢持續向好,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推進旅游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發布,明確恢復跨省旅游。這對暑期旅游市場是一大利好,不少人躍躍欲試,想要奔向詩和遠方。
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于是,有人便開始為旅游做各種各樣的計劃和準備了:出游神器、美食攻略、路線設計、景點選擇……為了度過一個愉快、充實的旅途,人們總是不厭其煩、事無巨細地一遍遍翻看出游的行囊,生怕因錯漏某件物品而影響了出行的好心情。
這里不得不提醒一句,在出游必備清單中,我們還需要帶上文明。沒有文明,再美的景色也會因隨意踩踏、攀折、刻畫而被破壞;沒有文明,再好的心情也會因大聲喧嘩、插隊、糾紛而被毀掉。
近年來,有關部門為加強文明旅游作了很多努力,出臺行業法律法規、制定行業標準、發布倡議書、發動志愿者宣傳引導、公布黑名單等等,可以說,文明旅游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即便如此,旅行中的不文明現象仍層出不窮、屢禁不止,這背后折射出部分游客文明理念的缺失。要真正在全社會形成文明旅游的良好風尚,必須人人加強自律,提升自身文明素養,將自己作為所處風景的一部分,把“文明旅游從我做起”的理念時時刻刻內化于心,把文明當作一種習慣來培養,從而真正讓文明成為自己的生活方式。
自律,既是對個人,也是對行業。每個游客要增強自覺和自律,作為旅游行業也同樣要強化行業自律,時刻繃緊文明旅游這根弦。好導游多份耐心,好領隊多份細心,好旅行社多份責任心,整個旅游行業的風貌就會煥然一新,游客的文明程度也就能向前邁出一大步。
讓我們與文明同行,以文明的心態、文明的姿態,開啟一趟身心愉悅的文明之旅,讓自己的文明行為成為沿途風光中一道別樣的風景。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