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群眾吃上放心月餅,太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對省城月餅生產企業進行全面“體檢”。重點檢查原輔料來源、添加劑使用情況等,將監管關口前移,嚴把月餅生產環節質量關。
中秋節臨近,各家月餅生產企業又忙碌起來,紛紛組織加工生產,爭取早生產早上市。隨之,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轄區內月餅加工銷售企業也積極開展專項檢查。加強檢驗是確保食品安全的措施,確保“舌尖上的安全”,顯然不能放松了質量監管。
食品從生產到上市環節頗多,其監管也應該是全過程的。但客觀而言,在抽查食品安全的時候,市場終端往往是監管的重點環節。通常流通領域的市場抽檢,盡管能夠發現問題,但到了消費環節已處于整個鏈條的末端,發現問題時,危害往往已經造成甚至波及范圍較廣。因此,這就需要注重前移監管端口,緊抓源頭治理,下更大的功夫在事前防范上,把工作重點放在食品走向市場之前。
確保健康安全的食品供應,必須立足防患于未然。對于食品安全的監管,無論從技術標準還是監管思維、手段,都需要主動適應時代的進步。在中秋月餅上市前期,加強對生產企業環境衛生條件、生產過程控制、原材料進貨渠道,乃至從業人員管理、包裝標識等環節早介入早監管,創新思維、提高標準、強化服務,及時督促企業嚴格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才能為美味的中秋月餅添加放心的味道。
撰稿王璐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