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琺華器、平遙推光漆、絳州澄泥硯,統稱“山西三寶”。去年,“山西三寶”在山西文博會上大放異彩。而今,“山西三寶”又在首都北京綻放光華。就像在山西文博會上擁躉眾多、媒體熱捧、為觀者所津津樂道,“山西三寶”此番亮相,再次成為亮點。9月4日至9日,“山西三寶”躋身國家級展會——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文化貿易專題的第十五屆北京文博會,向中外賓客展示山西非遺技藝的恒久魅力,呈現山西以品牌建設引領文化產業發展的嶄新風貌。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強調,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資源加強文化建設。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指出,要做強做優文旅及文化產業,推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積極發展非物質文化傳承,實施工藝美術振興計劃,推動文化產品開發,塑造琺華器、推光漆器、澄泥硯“山西三寶”品牌,培育一批帶動性強、發展潛力大的文化科技創新型企業,打造文化全產業鏈條。“山西三寶”成為北京文博會山西展區主題之一、在更大更高平臺上展示表明,山西以品牌建設引領文化產業發展,時機正好,勢頭正勁。
非遺受到國家保護,非遺保護重在活態傳承。高平琺華器、平遙推光漆、絳州澄泥硯皆為國家級非遺,是我省眾多優秀傳統技藝的代表。相對經濟品牌而言,“山西三寶”作為文化品牌,是在文化建設中形成的具有獨特性和廣泛影響力的文化現象,是文化的經濟價值與精神價值的雙層凝聚,品牌價值之高、市場潛力之大,不言而喻。實踐證明,我省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把文化品牌建設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以品牌建設引領文化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非遺叫響才好傳承。在去年舉行的山西文博會上,省委書記樓陽生巡館時指出,高平琺華器、平遙推光漆和絳州澄泥硯,是當之無愧的“山西三寶”。一語既出,又是在文博會這樣一個薈萃全省珍奇、吸引全國關注的特殊場合,使原本就廣為人知的高平琺華器、平遙推光漆、絳州澄泥硯,因為有了“山西三寶”這樣一個好聽、
好記且名副其實的稱謂,美譽度進一步擴大。而此次進京參展,“山西三寶”代表企業和工作室各拿出精品15組45件,加之人民網現場直播,堪稱品牌魅力的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品牌效應的再放大、更增強。
非遺形成產業傳承態勢生命力更強。承接了唐宋三彩余韻的琉璃,脫穎而成異樣華美的琺華,誕生于山西陽城、高平一帶,始于元朝,盛于明代,清初民間尚有制造,雍正年間斷燒,堪稱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獨特歷史地位的一朵絢麗奇葩。而今,是高平人張勇勇和他的團隊創建朝元窯,以復興琺華工藝為己任,使這一失傳近300年的文化藝術瑰寶得以重張。而平遙推光漆器、絳州澄泥硯的再舉亦是,靠的是手藝人代有傳承。更重要的是,“山西三寶”能有今日光華璀璨,離不開省委省政府對山西工藝美術行業的高度重視,對工美產業發展的政策引領。
決心彰顯信心,行動決定成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重點提升“山西三寶”等工美產品影響力,加快發展千億元特色優勢文化產業。今年省政府印發的《山西省振興工藝美術行業工作方案》確立目標,力爭通過3至5年努力,打造琺華器、推光漆器、澄泥硯“山西三寶”著名品牌,打造10個富有特色、具有實力的工藝美術產業集群,建成工藝美術強省。由此,既有源頭活水,又有創新創造,我省以品牌建設引領文化產業發展,必將掀開新一頁,寫出新篇章!
徐補生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