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期,全國數百萬大學生陸續奔赴農村的田間地頭,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6月25日,2024年“青春興晉”山西省大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山西醫科大學啟動。
此次活動不僅是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盛會,更是我省以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賦能農村發展的生動體現,對于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各大高校學子深入農村、社區、鄉鎮、街道,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宣講活動,把黨的創新理論送到千家萬戶,通過開展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移風易俗等實踐活動,持續強化理論武裝,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思想保障。另一方面,能夠拓寬廣大青年學子的視野,增進其對國情社情民情的理解,有助于大學生將“小我”融入“大我”,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時代好青年。
切實發揮“三下鄉”實踐活動育人實效,需精心組織,加強指導。要緊扣全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主題,立足我省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做好政策傳導、調研指導、評價督導。要持續加強校地聯動、校院聯動、共建共享,精心開發豐富的實踐項目,加強統籌協調,努力構建“學生人人參與、教師全員指導、部門多方協同”的社會實踐工作機制。各大高校要緊扣“大思政課”建設要求,將“三下鄉”社會實踐作為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載體,加強對實踐團隊的專業指導,鼓勵專業教師擔任指導教師并對其進行專項培訓,隨隊指導學生實踐。把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等納入教學考核,切實提高實踐活動的質量,讓每一位大學生都能真正參與到“三下鄉”實踐活動中來。
切實發揮“三下鄉”實踐活動育人實效,需求真務實,深化總結交流。要讓大學生深入基層一線,針對性開展社會觀察、主題宣講、調查研究、志愿服務等活動,圍繞國之大者和省之要事,積極探索和豐富“學術性”“研究式”“課題型”社會實踐,突出實際導向,堅決反對形式主義、“擺拍走秀”,防止走馬觀花式、蜻蜓點水式的社會實踐。要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切實做到認真觀察、體悟思考,及時對實踐過程及結果進行總結展示,通過主題團日等活動分享交流、總結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果和經驗。
“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的蓬勃開展,為大學生積極投身實踐鍛煉、在基層一線大舞臺開啟實踐成長提供了重要途徑。全省大學生要上好這門“行走的思政課”和“一線的專業課”,自覺奔赴廣闊的三晉大地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李欣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