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低空經濟有望在未來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近日,《山西省加快低空經濟發展和通航示范省建設的若干措施》出臺,通過21條措施,加快發展通用航空業,支持低空經濟發展,深化國家通用航空業發展示范省建設。
低空經濟是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為主,以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多場景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當前,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亟待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拓展產業創新之路,不斷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才能為經濟穩增長注入新動能。作為中國通用航空的發源地,我省發展低空經濟歷史文化悠久,發展通航得天獨厚。1956年,山西通航首次進行航空物探放射性磁測飛行作業,開啟了我省通用航空發展大幕。2018年底,我省獲批國家通用航空業發展示范省。奮力開辟低空經濟新賽道,時不我待,前景廣闊。
近年來,隨著無人機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低空經濟產業已滲透至百業百態,提高了生產效率,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低空經濟能夠提供多樣化的生活服務,如空中旅游、短途運輸、快遞配送等,提升市民的生活便利性和體驗感。同時,低空經濟能帶動制造業、服務業、物流業等產業鏈的發展,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促進社會就業和收入增長。對于偏遠和交通不便的地區,通過低空經濟的發展,還能夠改善當地的交通和物流條件,促進城鄉和區域間的均衡發展,縮小發展差距。比如,作為我省首家由縣級政府主導建設的A1級通用機場——芮城新南張機場,已安全飛行2700余小時,起降2萬余架次,發展前景廣闊,助力當地搶灘“低空經濟”新藍海,讓黃河邊這座小城的“低空經濟”乘勢起飛。
低空經濟不僅涵蓋了技術密集型產業,還包含了智能綠色制造技術、低空飛行技術、感知和通信技術、數字技術等。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推進低空經濟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技術和產業融合發展。要將數字技術、數字孿生技術、定位技術等高新技術結合應用到低空空域,促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自動化制造設備的使用,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強大驅動力。同時,要搭建低空經濟的人才培養體系,大力營造良好的低空經濟人才發展氛圍,培養符合新質生產力要求的應用型人才。
未來產業決定產業未來,低空經濟蘊含無限可能。我們要完善地方性法規,推動盡快建立健全低空領域基礎標準、技術標準、管理標準、行業標準體系。因地制宜推動低空基礎設施等全產業鏈協同發展,進一步拓展應用場景,提高低空經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助力低空經濟展翅“高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王立忠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