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省農業農村廳印發《2024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實施方案》,確定今年我省培育高素質農民超5萬人。要面向農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面向院校畢業生、農民工和退役軍人等返鄉入鄉群體,面向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小微農企)、專業型社會化服務企業和農業集體經濟組織骨干等進行培育,讓鄉村人才更好發揮帶動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通過多方面努力,著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鄉村人才隊伍,強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币龑鲁练?、健全本土培養、強化評價激勵、吸引返鄉創業……近年來,我省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回到鄉村,如原平市云水鎮西莊村何鵬飛,是典型的返鄉創業“新農人”,子承父業,投資百萬元養蜜蜂,創立“石人瀑布”蜂蜜品牌,如今每天帶貨銷售額都在一萬元左右。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離不開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隊伍。提升農業產業效益、專業服務水平,讓種糧能夠致富、種地也能多掙錢,需要強化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村高技能人才培養使用,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聰明才智,調動起他們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的熱情和干勁,確保更多農民群眾得到鄉村蓬勃發展帶來的實惠。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實現城鄉要素順暢流動,特別是人才的雙向流動,對于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讓愿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愿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
“頭雁”帶動,“群雁”高飛。目前,我省已累計培育940名“頭雁”,有力有效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在鄉村振興實踐中躬身入局、擔當作為,爭當創業“領頭雁”、致富帶頭人。同時,我省“鄉村振興萬人計劃”實施4年來,招聘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大學畢業生到村工作,確保他們能夠“沉得下、留得住”,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積極作用。吸引大學生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功立業,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讓青春在廣袤田野綻放絢麗之花。
精準施策、健全機制,讓鄉村人才干事創業有舞臺、有空間,充分聯農帶農。要根據鄉村發展需求,引進適用人才、培養本土人才,將人才充實到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關鍵崗位,努力變“小才”為“大才”、變“良才”為“優才”。鼓勵和支持鄉村人才帶頭發展特色產業,創辦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廣先進農業技術和生產模式,讓一大批發展引路人、產業帶頭人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大展身手。
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吹響,進一步匯聚了力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必須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和重要法寶。實踐證明,充分聯農帶農、更好強農富農,既需要農業專業技術人才和多層次、多類型人才,也需要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帶頭人,大中專畢業生和返鄉創業青年等基層中堅力量。要讓他們帶動農民、服務農民,帶領廣大農民更多分享產業興旺、鄉村發展的成果,為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徐補生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