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門,以居住小區為中心,步行一刻鐘范圍內,能滿足怎樣的生活需求?買菜、用餐、養老、健身、上學……近日,省商務廳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第二批星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認定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省開展第二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星級認定工作。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新趨勢,讓居民日常生活、休閑娛樂近在咫尺。
“一刻鐘”不只是時間尺度,更是衡量居民生活方便程度以及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題中應有之義。自2021年以來,商務部等部門先后確定了三批共150個全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目前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2024年6月底,前三批150個全國試點地區已建設3946個便民生活圈,涉及商業網點88.82萬個,服務社區居民7676萬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圈”起了居民在購物、醫療、餐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需求,讓居民生活更便利。比如,作為我省第二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以來,晉中市以“試點先行、以點帶面、逐步推開”的工作思路為抓手,建立起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工作機制,從優化社區商業布局、充實社區商業業態、完善社區商業體系、豐富社區服務生態圈等方面全向發力,積極探索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晉中模式”。
居民消費需求被滿足的過程,也是我們推進社會治理、帶動消費、促進就業的過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不僅滿足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還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有助于完善分層分類的城市商業格局,通過優化社區商業網點布局,改善社區消費條件,創新社區消費場景,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讓消費熱起來,經濟活起來,助力惠民生、擴內需、促消費,更好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城市的各種微循環系統得以自由暢通,無疑是人們對城市活力的期待。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重在完善社區消費的供給設施,補齊便民服務設施短板,推動社區消費場景更好滿足居民需求。要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的原則,不僅要了解“缺什么、補什么”,還要因地施策、一圈一策,千方百計調動廣大經營主體的積極性,解決好“如何補”的問題。要在豐富人們日常需要的基本保障類業態的同時,積極發展文化、休閑、康養、健身等品質提升類業態,讓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事關百姓冷暖、民生福祉。我們要順應人民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從科學優化布局、補齊設施短板、豐富商業業態、強化政策保障等角度出發,讓居民暢享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便利生活和便民服務,不斷為人民托起穩穩的幸福。
王立忠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