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也是希望的季節。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九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于切實做好2024年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在激發多元主體購銷活力、保障農民售糧順暢、守住食品安全和安全生產底線等方面作了詳細部署,為切實維護農民種糧收益增添了一層重要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三春不如一秋忙,收到家里才算糧。秋糧占全年糧食產量的75%左右,涉及的品種多、范圍廣、數量大,是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的關鍵。據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截至10月12日,全國秋糧已收獲59.8%,進度同比快1.6個百分點。
“多收了三五斗”,能不能賣上好價錢?這是種糧農民最關心的事。抓緊秋糧收購工作,助力忙碌一年的農民裝滿“糧袋子”、鼓起“錢袋子”,我們才能增強糧食供應保障能力、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為端牢中國飯碗增添信心和力量。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農民是種糧的主體,充分保護和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國家的“米袋子”才會更有保障。近年來,隨著加快培育多元市場購銷主體,健全糧食產后服務體系,收購市場持續穩中向好。近日,山西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召開秋糧收購資金籌集工作座談會,協調落實秋糧收購資金,以確保企業“有錢收糧”。要堅持市場化理念不動搖,更多采用市場化方式和手段,推動形成主體多元、購銷踴躍、流通順暢的糧食市場良好局面。加強收購工作統籌組織,確保“有人收糧、有錢收糧、有倉收糧、有車運糧”,增強糧食收儲保障能力。
食為政首,糧安天下。企業是糧食收購主體,骨干龍頭企業要發揮倉容、資金、渠道優勢,堅決守住農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要嚴格執行國家糧食質量標準,按質論價,不得壓級壓價、抬級抬價、拒收符合標準的糧食。全面提升監管效能,嚴肅查處“轉圈糧”“以陳頂新”“虛假收購”“壓級壓價”等違法違規問題,避免“谷賤傷農”,讓“好糧食”賣上“好價錢”。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推動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要緊緊圍繞農民售糧實際需要,創新服務方式,完善服務舉措,做好收購現場、政策咨詢、信息發布等各項服務,不斷提升農民售糧滿意度。通過預約收購、訂單收購、上門收購、綠色通道等個性化服務,讓售糧農民少跑腿、少排隊、快售糧。針對可能發生的雨雪冰凍等災害天氣,要提前研究制定應對措施和應急預案,一旦發生災害天氣,及時優化收購安排,最大程度降低因災損失。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所在周為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今年全球糧食安全宣傳周主題為:“糧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創美好未來。”農穩社稷,糧安天下。進一步增強抓好秋糧收購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把收購儲存抓實抓細,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必將讓大國糧倉更加殷實、更加富足、更有保障。
丁恒情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