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經濟運行已進入四季度,奮力跑好“最后一棒”對于全年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0月23日省委常委會會議指出,“要加強經濟運行分析調度,有效落實存量政策,跟進落實增量政策,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日益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宏觀經濟治理的復雜性明顯上升,經濟工作中需要統籌兼顧的問題比較多。這就要求全省上下全面客觀冷靜看待當前經濟形勢,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經濟形勢的重大判斷和對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夯實經濟平穩運行的基礎,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要堅持系統觀念、加強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多維多元的復雜系統,實現發展目標,很難依靠某一種政策“單打獨斗”。只有堅持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統籌各領域政策,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確保各類政策有序推出、相互配合、精準發力,才能形成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同時,要堅持全面推進與突出重點相結合,統籌把握各類政策出臺時機、節奏、力度,最大限度保證各方面改革目標一致、步調統一,方能切實增強改革政策舉措的針對性、有效性,不斷將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
要明確目標,找準“著力點”。要緊盯全年目標任務,發揮政策帶動效應,以決戰決勝的信心姿態攻堅克難、持續發力,多措并舉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推進省級重點工程、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科學謀劃一批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的大項目好項目,狠抓項目儲備接續;要加力提效釋放“以舊換新”政策效應,擴大汽車、家居家電等商品消費,乘勢而上壯大文旅等服務消費,切實鞏固外資外貿發展良好勢頭;要吃透政策精神實質,推動政策精準滴灌,強化要素配置保障,更加有效保障服務企業,大力促進傳統服務業提檔升級,加快布局信息服務、節能環保服務、通航服務等新興服務業。
要摒棄“慣性思維”。政策是否抓得準、如何做得實,有效性與獲得感是重要的衡量尺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一項政策出臺,不管初衷多么好,都要考慮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考慮實際執行同政策初衷的差別,考慮同其他政策是不是有疊加效應,不斷提高政策水平。”單獨看科學合理的政策,加在一起不一定能帶來整體的有效性,因此各部門要加強政策目標協同,通過共同的目標引領各項政策握指成拳、同向發力。
要搶抓機遇,奮發有為。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只有強化擔當、相互補位,才能提升整體效能。政策不僅要制定好,還要統籌好,在執行落實層面實現相互補臺,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讓初衷是好的政策真正取得好的效果。
四季度是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節點,做好當前經濟工作事關全局、責任重大。全省上下要堅定信心、鼓足干勁,把貫徹黨中央精神和省委重要部署體現到推動經濟工作的實踐中去,協同打好政策組合拳,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王早霞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