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產生活的重要載體。如何打造高效運行、清潔低碳、彰顯魅力的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近日,省政府出臺《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實施方案(2025—2029年)》,為貫徹落實該方案,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省住建廳等部門將攜手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有利于增強城市的整體性、系統性、宜居性、包容性和生長性,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新形勢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有力推動解決城市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短板,不斷提升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城市競爭力。
建設運行高效的智慧城市。智慧高效的城市治理新體系是一個綜合的、創新的、不斷發展的模式,其核心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理念,實現城市的智能化、高效化、協同化治理。要加快建設城市共性數字支撐底座,著力構建城市運行和治理智能中樞,深入實施“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深化5G網絡規模化部署和移動物聯網建設。加快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推動城市信息模型和數字孿生技術在城市運行管理中的應用。加快推動市政公用、市容環衛、園林綠化、城管執法等城市運行數據整合共享和業務協同,完善業務指導、監督檢查、監測預警、分析研判和綜合評價等功能,全面提升城市運行“一網統管”能力。
促進城市清潔低碳綠色發展。城市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中心,也是能源消費的主體。在城市進行綠色降碳更新改造,對實現碳中和目標有著重要意義。要加快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提高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水平。協同聯動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建立高效快速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指揮調度機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推動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風化俗,鼓勵人們從節約資源、低碳出行、綠色消費等身邊小事做起,為共建清潔美麗城市注入更多正能量。
建設魅力彰顯的人文城市。城市更新,涉及生態、人文等多個維度的發展,與歷史文化保護“血脈相融”。要以文化浸潤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保護和傳承城市的歷史文化,凝聚城市記憶。加強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保護,持續做好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評估工作。深度挖掘城市現代文化特質,發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標識,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
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全新范式。全面推進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就是要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新路,相信將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奏響宜業、宜居、宜樂、宜游“幸福曲”。
郭艷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