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產教融合發展,是實現教育資源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重要途徑。近日,山西省“百校百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接會在太原召開。會議期間共召開了裝備制造、文化旅游、電子商務、低空經濟4場分行業校企對接會,學校和企業面對面表達合作需求,達成合作意愿。
隨著技術的升級換代,產業得到快速發展,社會對專業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面臨著挑戰。深入推進產教融合,一方面,有助于培養具備較高職業素養和實際操作能力的人才,使其更加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解決學生就業需求,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另一方面,有助于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
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措施,為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持。目前,我省已建成了10個省級市域產教聯合體,牽頭成立了4個沖擊國家級的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并重點支持了5個省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通過政府、企業、學校等多方參與,實現了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推動產教融合向縱深發展。未來要繼續深化產教融合,創新校企合作方式,強化技能型人才培養,實現精準育人。
匯集政府、企業、高校多方力量,構建集人才培養、就業創業、技術創新為一體的綜合協同機制。發揮政府的統籌協調作用,加強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引導,調動行業、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在本地特色產業、重點企業與院校之間搭建起橋梁,開展專項調研,進一步明晰本地特色產業發展方向和實際用人需求,完善相關政策與制度,推進政府、行業、企業、高校共同參與的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等平臺建設,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產業結構相匹配的職業教育區域布局。明確校企合作中各方的權利與義務,保障各方合法權益。
強化需求導向,完善專業設置、課程資源開發、教師隊伍共建、考核評價方式等培育機制。持續優化職業教育專業布局,鼓勵高校圍繞自身專業優勢,結合本地發展實際需求,合理開設相關專業,推動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同頻,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同向。組織高校教師積極到企業生產一線參與實踐,根據生產實踐經驗,結合教學實際,優化教學內容。強化企業人才、行業專家的育人作用,結合行業新技術、新標準、新工藝、新方法,打造一批專業核心課程、優秀教師團隊和實訓教學項目。完善考核機制和評價方式,重點從專業維度考核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效果,并以此作為校企雙方優化調整的依據,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李欣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