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頻道>>網評>>正文
謹防地震謠言成為另一種“次生災害”
2025年01月07日 10時39分  

近日,寧夏地震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僅在1月2日這天7小時之內發生了兩次4級以上地震。

地震發生后,人心惶惶,此時各種地震謠言更是紛至沓來,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學習。令人揪心的是,在地震發生后,很快各種地震謠言就如洪水般涌來,給人們原本就因地震而受影響的生活又添了諸多亂象,這不得不讓我們警醒:謹防地震謠言成為另一種 “次生災害”。

通常情況下,每每稍大一點的地震發生后還會發生余震,引起一些基礎不牢的房屋倒塌,甚至是山體滑坡、崩塌,這種現象被稱為次生災害。次生災害也是一種破壞力大的自然災害,必須嚴加防范。

地震本就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它突如其來,讓人們的生命財產面臨威脅,讓生活陷入不安與動蕩。而地震謠言,在這樣的特殊時期趁虛而入,其危害程度不容小覷。一方面,謠言會加劇人們內心的恐慌情緒。當人們剛經歷地震的驚嚇,正處于驚魂未定的狀態時,那些毫無根據的諸如“還會有更大地震來襲”“某地即將塌陷” 等謠言,就像一顆顆炸彈,把人們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一點鎮定又炸得粉碎,讓大家陷入極度的恐懼中,無法正常地去安排生活、投入工作或是安心學習。老人們可能會因此食不下咽、夜不能寐,陷入恐慌中,孩子們也會被嚇得哭鬧不止,整個社會的生活秩序都被打亂。

另一方面,地震謠言還會阻礙抗震救災等相關工作的有序開展。專業的救援隊伍、醫護人員等本應全身心地投入災情排查、救助當中,可一旦謠言散布開來,他們可能還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辟謠、去安撫群眾,分散了原本就緊張的人力、物力資源,使得救援工作不能高效進行,影響了對真正需要幫助的受災群眾的及時援助。

同時,謠言的傳播也容易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在信息快速傳播的當下,一條不實的地震謠言可以瞬間傳遍大街小巷,引發人們的盲目跟風和無端猜測,破壞了和諧有序的社會氛圍,甚至可能引發一些不必要的群體性事件,讓原本團結一心應對地震災害的良好局面被打破。

要想遏制地震謠言這種“次生災害”,需要多方發力。官方部門應當在第一時間通過權威渠道,如電視、廣播、官方社交媒體賬號等,及時、準確地發布地震相關信息,包括震情通報、后續是否還有余震風險等,讓真實的聲音跑在謠言前面。媒體也要發揮積極作用,主動傳播科學的地震知識和應對地震的正確方法,提高民眾的甄別能力。而我們每一個普通民眾,更要保持理性和冷靜,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從自身做起,切斷謠言傳播的鏈條。

謹防地震謠言成為另一種“次生災害”。眼下,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來臨,如何穩定社會情緒儼然已經成為一道社會必答題。地震固然可怕,但我們絕不能讓地震謠言肆虐,成為另一種傷害我們的“次生災害”,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堵死謠言傳播渠道,才能讓受災地區在災后盡快恢復平靜,讓受災群眾生活重回正軌。(大河網河聲評論員 李紅軍)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